俄羅斯戰機已不如中國戰機先進,為什麼還賣得這麼好?

陳得財| 2017-07-05| 檢舉

在冷戰時,如果有一個美國不喜歡的國家想買武器尤其是戰鬥機這樣的高精尖武器,法國可能會賣給它,更大的可能是拒絕,那麼此時它只剩下一個選擇,那就是蘇聯。

二戰前蘇聯的航空力量原本差得多,連和1919年的德國相比也就是半斤八兩,不過戰爭是最好的催化劑,到二戰結束時蘇聯的航空工業已是一個龐大成熟並可畏的體系,產品性能都不亞於同時代的西方同行,並與美系產品一直對抗到今天。

蘇聯解體後,貧困虛弱的俄羅斯急需現金維持運轉,蘇聯時代遺留下來的眾多先進武器就成了「硬通貨」,尤其當時被譽為「蘇霍伊提款機」的蘇-27系列戰鬥機,中國、印度、越南、馬來西亞、印尼、安哥拉、衣索比亞、厄利垂亞進口過數量不等的蘇-27/30系列,此外烏克蘭、哈薩克、亞美尼亞等獨立國協國家也有裝備。

進入21世紀後,俄羅斯財政恢復了一些,雖不太寬裕卻不再像90年代那樣窘迫,但軍火出口並未停止,因為這是一項利潤很大的買賣,不僅能賺進現鈔美元用於下一代武器的開發,還能藉此擴大影響力,最重要的是有印度這樣的冤大頭甘願被痛宰,對一向精明的俄羅斯人來說,何樂不為?

美好的日子總是短暫的,很快俄羅斯發現有一個比美國更讓他們難堪的軍火貿易競爭對手,這就是昔日是俄羅斯學生的中國。

在陸軍武器和海軍武器方面,中國產品已經搶走俄羅斯不少訂單,無人機方面俄羅斯更是難以匹敵,商業衛星發射中國也已開始領先,但俄羅斯在載人航空器方面的出口額依然占絕對優勢。

西方打壓俄羅斯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止,北約東擴、歐盟的壯大無一不是針對俄羅斯,近年來俄羅斯也沒少打仗,兩次車臣戰爭、俄格衝突、烏東戰事,現在又介入敘利亞,可以說從獨立以來俄軍一直沒有停止打仗,相應的,俄軍也在不斷的實戰中檢驗手中武器的性能,並以此不斷改進。

通常來說,一架新戰機在出廠試飛,之後做各種測試,即使在進入軍隊服役後都很難發現諸多潛在問題,這時就需要實戰來進行檢驗,進而有效地改進或升級戰機。俄羅斯的軍火出口僅次於美國就是因為打仗的次數也僅次於美國,目前俄羅斯在敘利亞空襲的主力蘇-24、蘇-34戰鬥轟炸機、蘇-35戰鬥機就已經引起不少國家的興趣,未來數年俄羅斯的軍火出口幾乎可以肯定會大漲。

中國空軍近幾年來也裝備了為數不少的先進戰機,但出口始終比俄羅斯差得多不僅僅是你我都知道的、一些不能明說的原因,更是因為中國的戰機缺乏實戰檢驗的機會,目前也只有巴基斯坦裝備的「梟龍」戰鬥機在打擊其國內的恐怖分子時獲得一些實戰經驗,而在現階段,這個原因將是中國先進戰機在國際市場上競爭時的一大短板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574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