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中國領土猶如匕首,直直插向印度的最大軟肋

ROCKET| 2017-06-29| 檢舉

 

通過「帶路倡議」,連很多老外都能用中文說「要想富,先修路」。可這麼多國家裡,恐怕只有印度一聽「修路」就緊張和抵觸。6月26日,媒體報道稱,中方在本國領土洞朗地區修築道路時,遭到印方軍人越界阻撓,雙方發生肢體衝突。對此,中方的回應是:

 

 

「印方人員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過共同承認的邊界線進入中方境內,與以往雙方邊防部隊在中印未定界地區的摩擦有本質區別。」「中方向印方提出嚴正交涉,印方必須遵守歷史界約,尊重中國主權,立即撤走軍事人員,切實維護邊境地區和平。」

 

印度方面為何在這個地區突然採取激烈的對抗姿態?這當然與印度和美日的勾結有關,但「海外探客」認為,更重要的是印度發現時間不在自己手裡,而且暴露了自身一個最大的軟肋。可以說,中方已經發現印度的死穴,正在掂量斤兩。

 

 

1、印度的陰謀被粉碎:中方強調不丹是主權國家

中印邊界錫金段原本沒有異議,劃定的主要依據就是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這是在英國刺刀下達成的協議,吃虧的一方為了地區和平,還是忍了。可即使如此,印度依然得寸進尺、步步緊逼,這就是故意挑釁了。

衝突發生後,探客發現,中方有一個表態對印度來說是一次打擊,即「洞朗地區歷來屬於中國,不屬於不丹」、「不丹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主權國家」。

為什麼強調這一點?主要是印度對中國洞朗地區「有想法」,但卻只能打不丹的牌。從地圖上看,海拔約3500米,面積約100平方公里的洞朗就像一個楔子,插在錫金與不丹中間,而且能夠遙望西里古里走廊。在吞併錫金後,印度又將不丹變成了自己卵翼下的保護國,而且禁止不丹與中國建交。在這次衝突中,印度又企圖干擾中方在洞朗的基礎設施建設,就是企圖把水攪渾,一方面想通過不斷的挑事逼迫中方讓步,另一方面不想讓中方具備在邊境地區有大規模調動軍力的可能性。

 

當然,印度對洞朗地區的建設橫加阻攔,有點替不丹出頭的意思,因為中國和不丹之間部分邊界並未劃定。印度替不丹「代言」,沒有說出來的陰謀就是「吞併不丹」。如果不丹像錫金一樣成為印度的領土,印度就可以從東西兩個方面夾擊洞朗地區,堵住這個「缺口」。事實上,印度也曾多次試圖侵佔洞朗地區。1967年,印度就在這一地區挑起衝突,印方開了第一槍,隨即在7分鐘之內被打死67人,7處工事被摧毀,印軍敗逃。加上隨後的炮戰,印度共傷亡607人。吃了大虧之後,印度又老實了一段時間。

 

而這次印度再次挑事,不敢再開第一槍,卻採取了不斷騷擾、逐步蠶食的策略。中方則正告印度:別再打不丹的主意,別拿不丹說事兒,洞朗是中國領土,與不丹無關。錫金的遭遇,絕不能成為不丹的未來。中國不會再容忍印度的侵略行徑。同時也向國際社會公開這樣一個事實:貪婪的印度已經把不丹放到嘴邊,你們管不管?如果不管,以後我收拾這個「南亞一霸」,你們也別陰陽怪氣。

 

2、印度的死穴:連接東西的「西里古里走廊」

在南亞政治地理學的論述中,西里古里走廊被描述為「易被割裂的大動脈」,只要掐斷這個最窄處僅22公里的要道,印度的東北邦就將成為「飛地」。而「飛地」的下場一般都比較悲慘。

 

這條走廊有多重要?印度東北邦4000萬居民和外界的貿易聯繫全都要依賴它。

為了保證對這條走廊的控制,印度甚至撕下了正義的偽裝,於1975年吞併了錫金,佔據了數個制高點。在這條走廊上,印度至少投入了4種武裝力量:陸軍、阿薩姆步槍隊、邊境部隊、以及警方。

印度在洞朗地區如此大動干戈,醉翁之意不在酒,就在這條走廊。如果這條走廊被切斷,那麼印度的東北部6個邦就可以各謀出路了,緬甸和孟加拉等國可都願意接納。

一般來說,知道自己的軟肋在哪,藏還來不及,哪有鑼鼓喧天到處嚷嚷的。其實如果印度方面不是天天疑神疑鬼,把事情鬧得這麼大,恐怕別國也不會太注意這條走廊對印度的重要性。探客認為,印度越反對,中方就要越堅持,在洞朗地區的建設要加速,恩,衛士2D遠程火箭炮的最遠射程超過了400公里,切斷走廊,瓮中捉鱉,風景美如畫。

 

 

3、印度懼怕中方的基建工程

這次印方人員阻攔修路,實際上是氣急敗壞和惱羞成怒的一種反應。而且是在長期壓力積累下的一種釋放。探客在原創文章《印度最擔心的事發生了!中國砸24億美元幫尼泊爾建水電站》里指出:中方在尼泊爾、巴基斯坦等國承攬的基建工程讓印度如鯁在喉,因為這些工程化解了印度的影響力。而且,在尼泊爾修水電站,可以控制下游印度的水流。當然,在2016年底,藉助「帶路倡議」,大批的中國商品已經運進了尼泊爾。在不久的將來,中尼之間也將連同鐵路。

至於在巴基斯坦投入近600億美元修建的那好幾座水電站,印度連反駁的底氣都沒了,更不要提已經通車的「中巴經濟走廊」。在這方面,印度是無力阻擋。不過,拼真本事不成,還可以想盤外招。莫迪訪問美國,拉來了F-16生產線,又大肆購買先進無人機,還要與美日舉行聯合軍演,無一不是做給中方看。

但,又有卵用?

 

4、備戰從未懈怠,東成方能西就

印度如今看準了中國將主要精力都放到東部和南部,因此才敢在邊界不斷進行試探。日本准航母「出雲號」在南中國海游弋,韓國和它的北方鄰居時不時就要神經不正常,美國的偵查與遏制從未停止,這些都是不利因素。

因此探客認為,一定要儘快解決灣灣的問題,讓東部這艘不沉航母成為屏障和挺進太平洋的跳板,逼迫美軍在亞太地區採取守勢,只有如此才能騰出手來收復藏南的領土。因此,探客支持「武統」。藉助完成統一的戰役,可以檢驗軍隊的戰力和武器裝備的性能,彌補不足,為西南的戰事做好準備。

一定要打破不結盟的束縛,與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緬甸、馬爾地夫等國結成軍事同盟或准軍事同盟,並逐步建立和完善相應的軍事基地。

誰說「帶路倡議」是「大撒幣」誰就是真正的「撒幣」,知道什麼是「軍民融合」嗎?知道印度為啥堅決反對這個倡議嗎?誰家後院被抄誰都急,何況是發誓「不當一流國家就不活」的三哥。

至於西方的壓力,可以視作空氣。反正被西方輿論罵了這麼多年,也習慣了。如果哪天突然表揚中國,那一定中國是幹了什麼傻事,因此才讓西方歡欣雀躍。

炮聲響起,就註定這不可能是一場收復失地的局部戰爭,而必然是一場「滅國之戰」。歷史上從未有過兩個核武國家展開大規模戰爭的先例,可核武器不是佔據別國領土的保障。耗費巨資打造的反導系統,是為了有一天能夠為收復領土而出戰。航母不是為灣灣準備的,055大驅也不是,戰略核潛艇更不是。

 

趁著印度的「烈火」打得既不準又不遠,趁著印度沒有形成三位一體的核打擊戰力,趁著印度的經濟實力還不夠強大,趁著印度內部的特里普拉、米佐拉姆、曼尼普爾等地都在鬧獨立,能早下手就早下手。印度既然用法律來為非法侵佔的土地背書,那麼付出的代價就是被肢解為數個可以操縱的小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5034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