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次引領世界坦克技術潮流!美俄在此卻自廢武功

Alinna ...| 2017-06-16| 檢舉

 2016年,珠海航展上一款新式輕型坦克的出現,使這種已經淡出視野多年的裝備,再次引起了廣大軍迷的密切關注。如今美、俄等國早已放棄了對輕型坦克的研發,為什麼中國卻仍對這種看似過時的裝備情有獨鍾呢。其實,解放軍對於輕型坦克的作用,很早就有了清晰的認識。在我國遼闊的地域中,南方的水網稻田、西部的高原山地,都不利於主戰坦克的作戰展開,於是便研發了62式輕型坦克。(本文章由《軍榜》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62式輕型坦克

  然而隨著該坦克已逐漸老舊退役,解放軍對於新式輕型坦克的需求顯得尤為緊迫。因此,我國便成為世界上唯一還在專門研發輕型坦克的國家,並且在該領域取得的優勢,令周邊國家頗有些擔憂犯怵。那麼作為未來解放軍裝甲突擊力量中的輕騎兵,這款輕型坦克與世界同類裝備相比又有何過人之處呢。本期就列舉一下,世界上著名的輕型坦克來一窺究竟。(本文章由《軍榜》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第五名:法國AMX-13輕型坦克

  

  法國AMX13坦克

  法國人於1946年研發了這輛奇葩的搖擺式炮塔坦克。所謂搖擺式炮塔,就是將傳統炮塔一分為二,火炮與炮塔上部剛性連接成為一體,當火炮調整時炮塔與火炮隨動。儘管這種獨特的設計,降低了炮塔高度減輕了炮塔質量,然而卻犧牲了防護性和密封性,簡直就是手持利刃卻又赤身裸體。作為法國戰後第一款輕型坦克,AMX-13憑藉矮小的身軀扛起了,法蘭西對內鎮壓殖民地起義,對外防禦紅色鐵流衝擊的重任,因此位列榜單第五名。

  第四名:美國M551輕型坦克

  

  美國M551坦克

  為了提高空降部隊的作戰能力,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研製了這款可以空投部署的輕型坦克。該坦克可謂是小車扛大炮的典型代表,15噸的全重竟然扛了一門可以發射飛彈的152毫米兩用主炮,雖然火力和機動性得到了有效的保證,但是防護性的欠缺卻使其過早的退出了戰爭的舞台。在海灣戰爭之後,美軍就將剩餘的M551用於假想敵部隊對抗訓練。作為一款並不成功的輕型坦克,這也算是一種發揮餘熱吧,因此位列榜單第四名。

  第三名:蘇聯PT-76輕型水陸坦克

  

  蘇聯PT76坦克

  該坦克是蘇聯軍隊廣泛使用的一款輕型水陸兩棲坦克,主要用於偵察、警戒以及為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援。由於需要進行水上機動,所以該坦克僅重15噸左右,扁平的箱式車體提供了充足的浮力,車體後部的噴水推進裝置,使其能以10千米每小時的航速在水上航行。除了蘇軍自用以外,該坦克還大量出口到其它國家,參與過越南戰爭、中東戰爭等諸多著名的戰爭。作為一款早期的水陸兩棲坦克,PT-76憑藉優良的性能至今仍在服役,並且還對我國同類裝備的研發,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因此位列榜單第三名。(本文章由《軍榜》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第二名:美國M8裝甲火炮系統

  

  美國M8火炮系統

  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是對這款坦克最貼切的形容。1980年美軍計劃再度研發一款火力強大的輕型坦克,作為空降兵部隊的主力裝備。然而隨著國際形勢的劇變,美軍軍費大幅削減,因此只能將其束之高閣。斗轉星移隨著近些年,美軍的四處出擊,空降兵的作用日益凸顯,迫使美軍再次重新審視M8計劃並將其復活。該坦克不僅動力強勁、火力強大,而且還採用了三級防護設計理念,一改往日輕型坦克防護力差的主觀印象。作為美軍輕型裝甲車輛中的佼佼者,M8代表了美軍未來裝備的發展動向,因此位列榜單第二名。

  第一名:中國ZTQ新輕坦

  

  中國新輕坦

  別看新輕坦只搭載了一門105毫米口徑主炮,然而火控系統卻來自於99式主戰坦克,可謂是:上得來的打不過我,打得過我的上不來。此外,反應裝甲使其具備了不錯的防護能力,並且也可以根據作戰需求調整防護級別。不過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國內罕見的液氣懸掛系統,使其可以解鎖很多新姿勢,加強了複雜地形下的打擊能力。並且新輕坦還可以藉助運輸機實現跨區域作戰,非常適合裝備快反部隊,執行緊急任務或參與維和行動。作為一款解放軍未來不可或缺的戰場多面手,新輕坦憑藉優異的性能位列本次榜單第一名。

  以上就是本期榜單的內容。從中我們便可以看出,輕型坦克並沒有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顯得過時,反而比主戰坦克更加適應現代戰爭的作戰需求,因此輕型坦克未來還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小編認為新輕坦,未來在解放軍陸軍裝備體系中,將會徹底取代五對輪,成為99/96式主戰坦克的有力補充,擔任起重裝部隊中輕騎兵的角色。為解放軍陸軍的跨越性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章由《軍榜》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3648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