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鋼鐵業衰退不能怨中國 過度保護或"砸自己的腳"

Alinna ...| 2017-06-15| 檢舉

(原標題:美媒:美鋼鐵業衰退不能怨中國 過度保護或「砸自己的腳」)

參考消息網6月15日報道 美媒稱,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於「中國鋼廠正在殺死美國競爭對手」的抱怨有一項簡單的論據,但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據美國彭博新聞社網站6月13日報道,自2000年以來,中國的鋼鐵產量增加超過560%,從一年剛剛超過1億噸增加到過去12個月的6.9億噸。同期,美國鋼鐵、鋁和銅等原生金屬製造業的就業人數下降了38%,從62.5萬人下降到38.5萬人。

美國商務部官員6月16日將就一項有關鋼鐵進口是否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調查向國會簡要介紹情況,而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正在權衡反傾銷措施,在此背景下,值得一問的是,這種關係是否像看上去那樣簡單。對全球鋼鐵業來說,與自然界基本定律最接近的是鋼強度曲線。

報道稱,貧窮國家每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使用的鋼鐵非常少。在工業化過程中,鋼強度迅速增加,直到該國開始向消費主導型增長過渡。在這個點上,隨著支出由機械和建築等工業產品轉向金屬單位消耗量更低的產品,如瑜伽墊和精選美食套餐,鋼強度會開始再次下降。

在鋼強度變化的背景下考慮,顯而易見,美國的金屬產量下降並不是因為海外競爭,而是因為隨著美國變得更加富有,它正在購買不同的東西。

就業也正受到影響,因為美國仍在生產的鋼鐵正以更高的效率製造出來: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美國原生金屬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已經從1987年的54提高到2016年的115。

報道稱,與這個國內產業的規模比起來,美國由中國進口的鋼鐵幾乎微不足道。美國鋼廠在過去12個月中產量約為7900萬噸,而自中國進口的鋼鐵約為74.2萬噸,這讓中國勉強進入了十大出口國行列。

羅斯稱,中國國內的鋼鐵供應過剩推動了最近的價格疲軟,他這種說法更有根據一點,但只是一點點。雖然中國無疑是鋼鐵出口大國,但絕大多數鋼鐵流向了其他亞洲國家,它們大多是國內產能不足以滿足自身需求的新興經濟體。

報道稱,美國和中國鋼鐵的價格往往共進退,一個重要原因是,兩國的鋼鐵業都要使用鐵礦石、焦煤、廢鋼和天然氣等原材料,這些原材料是在繁忙的全球市場上交易的。

難道沒有哪怕是一個打擊中國鋼鐵生產商的理由,好讓特朗普的支持者認為他正在保護他們的就業崗位?這是一個相當站不住腳的論點,很不幸,它本身就說不通。

報道稱,美國製造業不僅包括鋼鐵製造商,也包括鋼鐵用戶。雖然煉鋼每年為38.5萬名美國人提供就業崗位,但將這種金屬轉變為成品零件、機械和車輛約提供410萬個崗位。在同等條件下,如果美國鋼鐵業利用海外競爭保護來提高價格,這些行業的損失將最為慘重。

報道稱,開放的全球市場可以為美國帶來各種益處,並且幾乎不會帶來任何損失。在試圖傷害中國時,華盛頓可能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編譯/李莎)

 

資料圖片:山西太鋼集團等待加工的不鏽鋼卷。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本文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仝賀_NN4951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3590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