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羅斯媒體報道稱,中國即將向俄羅斯購買新型機載反艦飛彈。有西方媒體猜測認為,這種新型機載反艦飛彈就是俄羅斯最新研製的Kh-59MK2隱身巡航飛彈。軍事專家指出,這款反艦飛彈將讓中國打擊航母再次得到了一個新的手段,將對美軍航母形成重大威脅。
Kh-59MK2隱身巡航飛彈模型
2016年5月,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正式授予洛馬公司價值3.218億美元的LRASM隱身巡航反艦飛彈系統集成和試驗階段合同,按計劃在2018年時,這種飛彈就能成功試驗,並且具備初始作戰能力。而LRASM隱身巡航反艦飛彈系統如果順利實施,將會使中國各類艦艇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大幅削弱,受到極大的威脅。面對美軍不斷增強的反艦能力,中國也在謀劃對抗策略,向俄羅斯引進Kh-59MK2隱身巡航飛彈也正是因為如此。
LRASM隱身巡航反艦飛彈
中國蘇-35在獲取Kh-59MK2飛彈後,以其自身良好的隱身性能,結合東風-21D和東風-26反艦彈道飛彈,對美軍航母防禦體系構成嚴重威脅,使美國航母喪失其作用,可謂是無力反駁的一擊。Kh-59MK2飛彈最開始研製,主要是為了配備T-50隱身戰機,同時兼顧了蘇-35戰機的使用需求。俄羅斯在該型飛彈最早亮相時就聲稱,該型彈主要用於對陸攻擊,不過目前俄羅斯媒體稱該型飛彈已經同時具備了反艦能力。
蘇-30MK2戰機
Kh-59MK2巡航飛彈是Kh-59系列飛彈的其中一個型號,作為一款防區外空射型武器,射程達到了290公里,採用自動慣性導航和地形匹配製導兩種制導方式,可發射後不管,用於打擊地面和海上目標。這款飛彈全長5.7米,翼展1.3米,直徑0.38米,重量最大可達960公斤,可攜帶320千克的穿甲戰鬥部或280千克的爆破戰鬥部。
雖然Kh-59MK2飛彈是Kh-59系列飛彈的最新改進型,但是實際上,它們是沒有任何繼承的關係,唯一可說的就是該型彈依舊用的是此前Kh-59系列飛彈的發動機。而在很多方面,Kh-59MK2飛彈都與之前的Kh-59系列飛彈很不一樣,比如在外形上就不同。Kh-59MK2飛彈有著非圓截面外形,也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其有著較好的隱身性能,而Kh-59MK2飛彈這樣的外形設計是綜合考慮到隱身、氣動、結構、導引、容積等性能約束的各個方面,可以說是經過了深思熟慮而得到的。
除此之外,在氣動布局和制導方式上,Kh-59MK2飛彈也都與Kh-59系列前期的飛彈不同。首先,該型彈採用了大展弦比低阻可摺疊彈翼,升阻比高,但在機動性上就有些欠佳。其次在制導方式上,Kh-59MK2飛彈採用了復合制導模式,復合制導方式可以該型飛彈的誤差半徑僅為3至5米。
對於中國在訂購俄羅斯蘇-35戰鬥機之後又引進Kh-59MK2飛彈,其中的原因也引起各界的猜測,畢竟中國現已有足矣和美軍抗衡的殲-20戰鬥機,為什麼還要買俄羅斯的裝備呢?有相關專家稱,目前中國可能正在研製隱身巡航飛彈,引進Kh-59MK2飛彈也可參考其相關技術。在當前這樣較為特殊的國際環境下,中國需要將外購和自研兩種方式結合在一起,構建一個新型發展格局,做到絕對的穩妥、絕對的理智。
去年年底,中國向俄羅斯訂購的24架蘇-35戰鬥機已經開始正式交貨,第一批4架蘇-35戰鬥機現在已經交付使用。2016年初還有傳聞俄羅斯推遲蘇-35的交貨日期至2017年,不過後來,俄羅斯做出了妥協。俄羅斯還計劃從今年開始按照每年10架的速度,繼續向中國交付剩下的蘇-35戰鬥機,到2018年年底之前,所有24架蘇-35戰鬥機將可以全部供應完畢。
蘇-35戰鬥機具備遠程、多用途等特點,是俄羅斯目前擁有的最先進戰機之一。蘇-35戰鬥機最大飛行速度為2500公里每小時,航程可達3400公里,戰鬥半徑1600公里。蘇-35戰鬥機配備可變推力矢量的117S發動機,比美國F-22的發動機更加先進。此外,蘇-35戰鬥機所要安裝的雷達為「雪豹-E」雷達,該雷達比起F-22的AN/APG-77雷達來,也是不會遜色的。
對中國而言,在美國不斷加強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存在以及日本加強軍備計劃的情況下,中國空軍需要快速提高戰鬥能力,而國產殲-20和殲-31戰鬥機尚未能進入量產,因此提高戰鬥能力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案還是從俄採購蘇-35戰機。
中國擁有這款俄制過渡型戰機就可以具備與即將裝備日本空軍的最新型F-15甚至F-35戰機對抗的能力。而且,蘇-35作戰半徑達4500千米,在外掛兩個副油箱的條件下,中國可通過換班方式對周邊海域進行不間斷巡邏。
因為蘇-35戰鬥機火力打擊能力的強大,所以也顯示了其有著很大的戰術價值,而在殲-20隱身戰機未大規模服役時,在一定程度上,蘇-35戰鬥機可暫時彌補解放軍當下空戰不利的局面。不過,還是希望殲-20能早日與部隊融合,完成大規模服役,畢竟蘇-35戰鬥機再好,也不如自家的東西要好用,何況,咱們的殲-20也不差什麼。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