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剛乾了件大事!但這20年前中國的水平也好意思舉國歡慶?

Alinna ...| 2017-06-07| 檢舉

作者:晨曦

同為世界發展中國家中的大國,印度與中國有著相近的人口,建國時有相似的國情,如今又都具有較高的經濟發展速度,所以印度人在很多方面喜歡與中國對比,並以超過中國為傲。如果說中國的目光緊盯著美國,那麼印度的目光緊盯的就是中國。巧合的是,航天領域的火箭發射方面,既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是印度人的驕傲,於是這方面就成了印度人喜歡對比中國的地方。

印度時報5號報道,印度於當天下午成功發射了國內最大推力的GSLV-MK3型火箭,將其新一代的GSAT-19大型通信衛星送入了距地面3.6萬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該衛星重達3.2噸。GSLV-MK3火箭起飛質量631噸,近地軌道(LEO)運載能力10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載能力4噸。印度稱,這次發射對於印度航天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標誌著印度打破了不能發射2.3噸以上重量衛星的歷史,使印度成功進入了國際航天精英俱樂部。印媒稱,這表明印度向載人航天又前進了一大步。

提起印度軍工,人們的印象大概是「國產化低、質量低劣、維修能力低下」,不過印度航天卻是一個例外,這也許是因為航天火箭多為一次性產品,雖然對可靠性要求高,但對壽命、「相對性能」卻要求卻比較低的原因吧。這方面中國航天也類似,其實中國以前的航天發動機技術在世界上的地位還不如航空發動機,但航空發動機一直是國人的心病,航天火箭卻一直是國人的驕傲,就是因為火箭是一次性產品,對相對性能要求也不高,夠用就行。

對於印度火箭,人們印象最深的可能是其「一箭多星」技術,這方面印度進度的很快,搞的也很誇張。中國在80年代曾經實現過「一箭三星」;2013年,美國創造了「一箭29星」的記錄;2014年,俄羅斯創造了「一箭37星」的記錄;2015年,中國實現了「一箭20星」。印度2007年實現「一箭4星」,2008年實現「一箭10星」,並終於在2016年實現了「一箭20星」,追平了中國的記錄。追平中國後的印度似乎陷入了狂暴狀態,今年年初,印度成功創造了「一箭104星」的誇張記錄。這次成功後,印度媒體十分的興奮,其中印度教徒報還煞有介事的引用「中國媒體」的話稱,中國需冷靜分析印度在航天領域的發展成果,印度在商業性發射方面已經給中國敲響了警鐘,並可能在業務方面打敗中國。印媒分析稱,印度只所以取得這樣的優勢,是因為印度可以從美國獲取組件和零部件,並且印度有一個重要優勢就是價格低廉,而這正是中國的軟肋。

三哥真的是迷之自信啊。其實這104星,除了一顆重量為714公斤外,其他103顆全是納米衛星,總重量才664公斤,合起來還不到1.4噸;另外,這個「一箭多星」跟飛彈的多彈頭技術是不一樣的,多彈頭技術里的每個彈頭有自己的目標,也就是在末端有不同的軌道,而這個卻都是一個軌道,只是釋放時間、角度不同罷了。只要掌握了這方面的技術,具體多少顆並無多大意義。

別看印度新火箭的整體運載能力取得一定進步,但同世界航天強國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拿這次發射的GSLV-MK3型火箭來說,其運載能力還不如我國1997年發射的長征3號乙火箭。長征3號乙起飛質量只有475噸,但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載能力卻達到了5.1噸,比GSLV-MK3大了1/4以上。而去年我國發射的長征5號火箭,起飛質量達850噸, LEO運載能力達25噸, GTO運載能力達14噸。

然而這並不是結束,去年立項的我國長征9號重型火箭,其起飛質量為3000噸級, LEO運載能力高達100噸,GTO運載能力高達50噸,這個數據,只有美國未來的SLS重型火箭才能夠媲美。印度不知準備在何時追趕上來呢?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281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