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慘遭法國撕毀兩棲攻擊艦合同 專家建議:買中國的

Alinna ...| 2017-05-28| 檢舉

法國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大家早已耳熟能詳,其出口俄羅斯版的一波三折也令人扼腕嘆息,而今前兩艘出口版已經花落埃及。而作為兩棲攻擊艦的後來者,中國怎樣對待出口兩棲攻擊艦的的問題也是大家所關心的問題,今天時雨就此來論述一二。

先來看法國的西北風艦,法國在西北風級艦之前造過兩型大型兩棲艦。即60年代服役的暴風級和90年代服役的閃電級船塢登陸艦,可以說在萬噸以上兩棲艦上,西北風級之前,法國只建造了兩艘閃電級船塢登陸艦,其排水量僅為13000噸,這個排水量是中國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的將近一半,可以說相比後來者071和之前美國的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登陸艦來說,確實是小了,可相比海軍後進國家新加坡的堅忍級和泰國的紅統府級船塢登陸艦,也可以說是大了不少。而這不尷不尬也為之後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打下了伏筆。

西北風級排水量超過兩萬噸,法國自用版總共建造了三艘,分別為西北風&雷電&迪克斯梅德三艘,自用版均於2000年後開始建造,於2010年和之前開始海試並服役。西北風級曾經接替戴高樂級航母參與了之後的利比亞戰爭,其搭載虎式直升機參與陸戰對地攻擊的情景仍使經歷過當時新聞畫面的人們歷歷在目,這是法國兩棲攻擊艦的幸運,但更是法國航母的無奈。而西北風級的好運並沒至此終結,俄羅斯的訂單接踵而來,法國在俄方參與下,完成了兩艘出口俄國版西北風的建造,但由於烏克蘭危機和敘利亞戰爭的糾葛,美國干預了法國向俄羅斯出口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的事宜,最終合約只能廢棄,而造好的軍艦賣給了埃及,從其表面看,似乎是地緣政治角力的結局。而從武器層面看,則主要是俄羅斯在由海向陸方面,除了一條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艦載機對陸攻擊力外,可以說囊中空空,除了聊以自慰的蟾蜍級外實在是兩手空空,所以2012年的採購合同,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有針對性的解決根本性問題,為跨地平線攻擊和登陸找到及早的突破口,而四條西北風級的採購合同就是為因應此而為,而美國的干預也恰好打到了俄羅斯的軟肋。俄羅斯很痛,但只能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咽,但失望之餘,俄羅斯在監造西北風和準備國內建造西北風俄國版時候還是獲得了必要的兩棲攻擊艦的經驗,這也是值得俄國人慶幸的。畢竟,兩手準備總比一手準備強得多。

回到中國的直通式兩棲攻擊艦上,在坊間流傳四萬噸兩棲攻擊艦開工之前,中國曾經在多次船舶展上對外展出了出口版的兩棲攻擊艦模型,但排水量均限制在2萬噸左右,可以說出口四萬噸兩棲攻擊艦對中國來說沒有任何技術上的問題,問題是兩棲戰鬥艦艇出口版的排水量受到一定國際條約的限制;其二問題是,誰會要四萬噸以上的兩棲攻擊艦,就東南亞國家來說,兩萬噸的西北風對他們來說已經是過大了,即使買得起,也未必養得起,而接近美國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四萬噸排水量的頂配高度,對他們來說,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用現在通俗語說就是:臣妾做不到也!而對出口給西方國家來說,由於受到北約和美國的限制,西方國家也未必肯要,敢要,而出口俄羅斯倒沒有這些問題,但限於地緣政治的考慮,中國在出售給俄羅斯前,必然也要掂量掂量,畢竟,四萬噸排水量不是小數目,而且是一艘攻擊性主戰艦艇啊!當然賣給俄羅斯075型兩棲攻擊艦的對摺版,這或許也是皆大歡喜的結局,俄羅斯最終獲得了想要的兩棲攻擊艦,而中國也解決了兩棲攻擊艦的出口創匯和國內船廠因為開工不足而存在的種種問題,以此類推,兩萬噸的出口選擇或許是目前中國兩棲攻擊艦出口的最好模式,不僅適應於俄羅斯,也適用於其他國家。075減重版出口或許是繼西北風級的出口案例之後,世界各需求國的最好選擇!End!(利刃/時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1739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