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美國軍艦發射戰斧飛彈
不久前,有報道稱,由於近期美國幾次成功使用巡航飛彈實施打擊行動,以及朝鮮核威脅的持續上升,日本政府開始全面研究未來購買巡航飛彈加強作戰能力並以此加強美日聯盟。其目標在於獲得在朝鮮威脅迫在眉睫的情況下「攻擊敵方基地」的能力。有官員透露,日本政府計劃下一財年編列財政預算,開始進行這方面的研究。
《美國海軍學院新聞網》曾在2016年刊發文章《一個選項:給日本戰斧飛彈》談及過這種可能性。文章中稱,日本政府正在努力增強軍事行動能力,這明顯超越了其傳統的專守防衛範圍。包括組建兩棲作戰部隊,購買F-35戰鬥機和MV-22垂直起降運輸機。但日本仍然缺乏應對該地區安全挑戰的關鍵性軍事能力——一種靈活的,遠程打擊武器。
文章提出的解決方案就是向日本提供「戰斧」飛彈。該文稱,或許現在是時候把日本拉進「戰斧飛彈俱樂部」的時候了,目前這個「俱樂部」還只有美國和英國兩個國家——英國近20年前購買了65枚「戰斧」飛彈。
外界認為,如果此事成真,將意味著日本對本國防衛政策的一次大踏步突破。但對於日本如何運用「戰斧」巡航飛彈,外界則給出了「先發制人」和「報復性攻擊」兩種相反的結論。
「戰斧」飛彈
目前日本自衛隊缺乏能夠跨過日本海、並先發制人地摧毀朝鮮中程彈道飛彈此類威脅的遠程進攻武器。日本《產經新聞》稱,日本政府想購買BGM-109「戰斧」巡航飛彈。「平壤最近在核武器方面取得的進展讓東京不僅要獲得擊落朝鮮飛彈的能力,而且還要在必要的情況下,在朝鮮飛彈發射之前將其摧毀」。
摧毀發射前固定不動的飛彈,肯定比攔截飛行中的飛彈更容易。日本想要得到的「戰斧」數量尚不得而知。「戰斧」巡航飛彈最大射程約1500公里,彈頭重量1000磅。文章稱,飛彈很可能會部署在日本的「宙斯盾」驅逐艦上。每艘驅逐艦有90個Mk41垂直發射單元,每個單元可以容納一枚「戰斧」。
美國thedrive網站稱,日本採購的巡航飛彈可能用於「防區外可靠的報複式打擊」。朝鮮一旦發射彈道飛彈,日本就能大量發射「戰斧」,轟炸已知的朝鮮飛彈發射陣地和保障設施。此外,朝鮮的軍事指揮、控制和通信目標也可能在日本的攻擊目標名單上。
美國「伯克」級驅逐艦發射「戰斧」飛彈
雖然看起來完全適合日本緊迫的戰略需求,但是採購遠程對陸攻擊巡航飛彈對日本自衛隊的發展來說「可能走得太遠了」。
這些飛彈如果部署在「宙斯盾」驅逐艦上,意味著日本擁有襲擊世界絕大多數地面目標的能力。有媒體稱,日本購「戰斧」是為了用於偷襲中國的三峽大壩,進而造成中國的滅頂之災。儘管這種說法過於超前,但不得不重視。
三峽大壩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境內,距下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里;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三峽大壩旅遊區的核心景觀、三峽水庫的東端。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築物工程及導流工程兩部分。
三峽大壩
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頂總長3035米,壩頂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量221.5億立方米,能夠抵禦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三峽工程從最初的設想、勘察、規劃、論證到正式開工,經歷了75年。在這漫長的夢想、企盼、爭論、等待相互交織的歲月里,三峽工程載浮載沉,幾起幾落。
水庫大壩一直是現代軍事對抗中的主要打擊目標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空軍炸潰了德國的穆爾湖水庫大壩。該水庫是德國重工業和軍事基地魯爾區的飲用水和工業用水的主要來源,沒有水源,鋼鐵、化學和軍火工業都無法維持生產。在巴爾幹半島,游擊隊炸毀水庫大壩,用水沖毀下游的橋樑,破壞德軍的交通聯繫。
三峽大壩作為中國的戰略工程,因此其安全受到各方關注。那麼,「戰斧」巡航飛彈能否真正威脅到三峽大壩?
美國「戰斧」飛彈
首先我們來看看三峽的地理位置。三峽工程位於中原的腹地,在國防整體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又十分敏感。「中原歷來是兵家常爭之地。在和平的條件下,中原亦是存兵之所。」在華中,華南和華東三大地區,駐有陸軍10個集團軍,2個裝甲師,28個步兵師,3個空降師。這部分兵力占大陸陸軍空降師的100%,集團軍的45%,步兵師的38%,裝甲師的20%。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戰斧」飛彈能否飛得進來。「戰斧」是一種技術成熟的飛彈武器系統,如今投入使用的有BlockII、III、C型(單彈頭)、D型(多彈頭)。巡航飛彈所謂的「難以攔截」,實際上完全來自其航路規劃便捷,飛行高度低,目標較小,這些特點在戰術攔截上或許比較困難,但在戰役乃至戰略區域防空體系下,攔截難度則會大大降低。
再次,我們看看如果日本真的把「戰斧」對準三峽的後果什麼?有專家認為,日本如果使用「戰斧」飛彈攻擊三峽大壩,很可能將大大激怒中國,從而招致中國對其進行強有力的報復。
東風26飛彈
目前,中國的遠程打擊能力已經今非昔比,除了「東風16」、「東風21」、「東風26」等中程彈道飛彈以及「東風10」巡航飛彈外,中國空軍所擁有的大量轟-6系列中程轟炸機、蘇-27/30系列和殲11系列重型戰鬥機、殲轟7A戰鬥轟炸機也都具備攜帶防區外空地飛彈、制導炸彈等先進機載武器遂行遠程對地打擊的能力。
在中國這種多手段遠程打擊體系面前,日本很難招架得住。不管日本襲擊三峽大壩這種傳聞是否為實,日本首次突破購買進攻性武器的限制,值得世界特別是亞洲各國高度警惕。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