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極度稀缺的國度,為什麼竟能成為中東矽谷,一個擁有無數創新型企業的活力之國,流淌奶與蜜之地?
文/丹·賽諾索爾·辛格
有這樣一個故事:四個男人站在街角。他們分別是美國人、俄羅斯人、中國人,還有以色列人。一名記者走過去:「打擾一下,請問你們對肉類短缺有什麼看法?」
美國人問:「什麼是短缺?」
俄羅斯人問:「什麼是肉類?」
中國人問:「什麼是看法?」
以色列人問:「什麼是『打擾一下』?」
這個充滿寓意的場景中,以色列人的疑問極為典型地折射出以色列人無視禮節、無懼權威、不加掩飾、挑戰傳統的群體特徵。
人們常常疑惑:這個籠罩在戰爭陰雲中,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極度稀缺的國度,為什麼竟能成為一個擁有無數創新型企業的活力之國?
讓聽得見炮火的人做決策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敘利亞的軍隊突然對以色列發動了大規模的襲擊。幾個小時之內,埃及軍隊就突破了以色列蘇伊士運河沿岸的防線。
突襲之後,數百輛敵軍坦克向著以色列隆隆駛來。面對跨越蘇伊士運河浩浩蕩蕩而來的埃及軍隊,以色列的防禦工事不堪一擊。而以色列只有一個旅的位置與前線臨近。
這個旅由陸軍上校阿姆農·雷瑟夫率領,僅配備了56輛坦克,卻負責保衛長度為200公里的前線的安全。在反擊的過程中,雷瑟夫發現自己的坦克接連受到來源不明的攻擊。
原來埃及軍隊的秘密武器是來自俄羅斯的賽格反坦克飛彈。
這是一種線導飛彈,只要一個戰士躺在地上就可射擊,射程達3000米(1.86英里),是普通RPG火箭筒的10倍。每個射手都可以獨立工作。只要能看到連接著飛彈的紅線,狙擊手就能準確地控制飛彈擊中遠距離的目標。
雷瑟夫及下屬們對這種摧毀力驚人的新式武器進行了探討,他們迅速發現了賽格的缺陷:飛行速度較慢,而且能否擊中目標依賴於射手盯著目標的那隻眼睛。
於是他們研究出一種新辦法:只要任何一輛坦克發現紅線,所有坦克都開始四處移動,對著那個看不見的射手方向射擊。坦克移動揚起的塵土模糊了敵方射手的視線,同時以方軍隊回射的火力也使得射手不得不轉移目光。
新方法非常奏效。這既不是在軍事學院的演練中長年積累的教條,也沒出現在突發事件的指導手冊中,而只是戰士們在前線的隨機應變。這種戰術創新在以色列軍隊中比比皆是。
對於以色列任何一名戰士而言,發明、採納以及傳播新戰術屬於基本任務。他們永遠不會帶著疑問去尋求上司的幫助,也不會覺得自己沒權力決定執行方案。
以色列士兵的區別不在於軍銜等級,而在於其所擅長的領域,人們很少受到來自等級的束縛和困擾。
23歲的連隊指揮官
對等級觀念的輕視還體現在用人理念上。
吉拉德·法希是以色列國防軍的一名少校,他告訴我們:「這裡最有意思的就是那些連隊指揮官。這群孩子年齡大都在23歲左右,但是每個人手下都有100個士兵、20個軍官和小隊長、3輛車、120支步槍、機關槍,以及炸彈、手榴彈、地雷等一系列資源,責任非常重大!」
法希通過一個例子向我們詮釋了這些23歲的年輕人所面臨的挑戰。
在約旦河西岸城市納布盧斯執行的一次任務中,一個連隊有一名受傷的戰士被恐怖分子圍困在一棟房子裡。此時,連隊指揮官只有三樣東西可供調配:一隻攻擊犬,他的戰士,還有一台推土機。
如果這名連隊指揮官放出攻擊犬,那麼它有可能會去攻擊受傷的戰士而不是恐怖分子;如果他讓推土機去破壞房子,那也很有可能會傷到這名戰士;如果他派兵闖入房子,則要面臨造成更大傷亡的風險。
更複雜的是,這間房子的隔壁就是一所巴勒斯坦學校,孩子們正在裡面上課。在學校的房頂上,記者們正在記錄整個場面,同時恐怖分子也正在朝著以色列軍隊和記者的方向射擊。
「這個時候,這名連隊指揮官面臨著數都數不清的困難,而且不指望能從書本中找到能解決困難的方法。雖然他只有23歲,但他必須想出辦法來應對如此複雜的局面。」
以色列軍隊放權力度之大讓人驚訝。
1974年,以色列總理拉賓第一屆任期期間,以色列國防部情報部門8200(相當於美國的國家安全局)的一名年輕女戰士被恐怖分子綁架。
其最高長官阿哈倫·法卡什回憶起當時拉賓的疑慮:「拉賓讓我們提供一份詳單,逐條列出這位女軍士所知道的所有事項。看到那份清單後,拉賓大吃一驚,一個普通軍士怎麼可能知道這麼多對於以色列安全至關重要的機密信息?」
在8200,所有戰士都必須知道這些事情,一旦上級隱瞞這些信息,就沒有足夠的人手去完成工作。事實上,人為地對信息加以限制,去建造另外一種體制,極不現實。
法卡什現在也經營著一家公司,為企業和居民設施提供創新的安全系統。在他看來,以色列缺少4個「總」——總領土、總人力、總時間、總預算。「一旦缺少人力,就什麼事都幹不了。」
兵役背後的管理啟示
人力資源的匱乏直接導致以色列以預備役部隊作為國家安全防衛中堅力量。
時至今日,以色列依舊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這種制度的國家。從一開始,以色列人就明白,面對數量遠遠超過自己的敵人,常備軍是無法應對如此大規模襲擊的。
於是獨立戰爭後不久,以色列的領導人就決定構建這種獨特的軍隊結構——預備役軍人不僅單獨編制,而且全員都是預備役軍人,指揮官也不例外。
這在其他國家絕無僅有。以色列軍隊所依靠的力量往往是剛剛招募來兩天甚至一天就投入戰爭的戰士。
以色列的預備役制度僅僅是這個國家創新的其中一個例證。當一個計程車司機能指揮百萬富翁、23歲的年輕人能訓練超過百人的團隊,等級制度自然就消失了。預備役制度從本質上強化了這一點。
在以色列,教授會尊重自己的學生,老闆尊重自己的文員……每個以色列人都有幾個來自預備役的朋友,他們曾經一同睡在露天的木屋或者帳篷里,一起吃過無味的軍隊食物,一起忍受幾天不洗澡的日子。
全民服役制度使得充分向下授權的文化深深地印刻在以色列國民的靈魂中。並被帶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從作戰室到教室,再到董事會到會議室,以色列成為世界上等級差異最小的國家。
軍事歷史學家和戰略家愛德華·勒特韋克曾經對各國軍隊人員結構進行調查,發現以色列軍隊金字塔最上面一層非常窄。
「以色列空軍的最高長官是一個兩星級上將,這個級別要比其他西方國家軍隊同等位置的軍官的級別要低得多。該國軍隊中也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陸軍上校,而副官或者助理人員的數量卻很多。美國軍隊中高級軍官占整個作戰部隊的比例為1/5,而這個比例在以色列國防軍中僅為1/9。」
這樣的結構意味著會有更少的人發號施令,底層士兵擁有更多的主動權。
「以色列軍隊里的副官很可能是全世界所有軍隊里指揮決策權範圍最大的軍官。」曾經在以色列國防軍中擔任過聯絡員的歷史學家麥可·奧倫也曾提到過這一點。
女人也能扮演重要角色
此外,猶太民族的創新性孵化還在另外一個方面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女兵。
根據以色列強制兵役制度,即便是猶太女性,18歲以後,也必須服兵役長達21個月。儘管她們不承擔任何戰鬥任務,但她們必須清楚一點——女人也能跟男人一樣,扮演重要的角色、做出重要的貢獻。
部隊生活使得他們在最血氣方剛的時候受到了起碼的約束教育、群體協調與意志鍛鍊。強調女性的作用在猶太文化中至關重要。
以色列空軍一貫以訓練有素、實力強大而聞名於世,其中飛行員隊伍堪稱以色列國防軍中最精英的部分。在部隊中,女人同男人一樣,擔任著機械維修、裝備運輸等重任。
重點還在於,以色列女兵一般在服役8個月後,便有可能獲得被送到軍校或高校深造的機會,甚至當上一名職業軍官。
國防軍陸軍女少校卡瑞恩就是其中的一位。她持續在部隊服役長達15年,期間在大學拿到學士學位後,又花了四年讀完工商管理課程,拿到了MBA學位。
在服役期間,猶太人培養出來的人人參與、各司其職的意識,被充分地運用到了商場經營上。
他們在投資、尤其是合資時,往往會聘請職業經理人,避免出現權力之爭導致內耗。作為老闆的他們,一般只會過問交易價格、決定這筆生意是否要做,至於具體問題統統交由律師、會計師、顧問等來處理,很少過問具體細節。
曾經有個猶太人的企業和中國聯通進行過一次投資額高達42億元的合資談判。當聯通的談判代表出價以後,猶太企業的財務總監立刻通過電腦中運營模式的計算標準給予答覆。
相比之下,中國某些企業老闆在談判時也會帶律師、顧問。然而,一旦到了決策時,他們就抱著權力不肯放手,專業人士形同擺設。
在猶太人看來,這種做法難以理解:花這麼多錢僱傭專業人士,就是要聽他們的建議,為什麼最終卻把他們的意見棄置一邊呢?
無視等級、無視性別,不難想像,如果一個士兵不用因為告訴他的長官「你是錯的」而忐忑不安,一個女人不會因為自己是女人而認為做不好那些男人可以做好的事情,那他自然也就不會顧忌其他問題。
這種「肆無忌憚」,再經過國防軍里服役幾年的鍛鍊,你就會明白,
——為什麼斯瓦特·沙克德敢在貝寶總裁面前高談通過辨別網絡上「好人」和「壞人」的區別就能高效率解決在線支付存在的各種詐騙而毫不緊張;
——為什麼英特爾的以色列工程師敢執著地煽動公司管理層改變最基本的原則,放棄核心產品;
——為什麼以色列企業家會形成一種自信與傲慢,獨立思考與不服從,雄心勃勃、遠見卓識與莽撞自大兼具的獨特精神氣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0773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