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在群眾集會上莊重宣布:同志們,偉大的八年兩伊戰爭開始了!
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戰爭打到第七年,伊朗和伊拉克都有點虛脫的跡象,雙方各種下三濫的招都開始使出來,比如在波斯灣隨機攻擊過往油輪,打斷對手的石油出口路線、抬高國際油價。美國海軍被伊朗和伊拉克撕得有點煩,所以從1986年開始,往波斯灣增派軍艦,加大了巡邏力度。
1987年7月17日夜,美國海軍「佩里」級飛彈護衛艦「斯塔克」號(USS FFG-31)正在波斯灣執行巡邏任務。巡邏路線距離海岸線很近,只有3海里——美國認為領海寬度應該就是3海里。雖然有點欺負人,但是美國認為其海軍在波斯灣有絕對的實力優勢,無論伊朗還是伊拉克都不敢對美國軍艦動手。
飛彈護衛艦「斯塔克」號(USS FFG-31)
「佩里」級飛彈護衛艦是美國海軍一種「低配」的廉價水面戰艦。雖然在美國海軍是低配艦,但實際上它的裝備非常不錯,滿載排水量4000噸,動力是燃氣輪機,防空武器有單臂式「標準」-1中程艦空飛彈、「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反潛武器有相當先進的拖曳線列陣聲吶、324毫米魚雷、反潛飛彈、反潛直升機。台灣90年代初仿製的「佩里」級叫「成功」級,近年台灣覺得老艦退役軍艦不夠用了,又從美國買了2艘退役的「佩里」,充當主力艦。
當晚10點,「斯塔克」號護衛艦的雷達發現一架戰機正在朝該艦飛來,雷達特徵疑似伊拉克空軍裝備的法制「幻影」F1戰鬥轟炸機。「斯塔克」號隨後向這架戰機發出警告,不過該機並未理睬。由於伊朗和伊拉克正在交戰,且美國比較偏向於支持伊拉克,所以「斯塔克」號沒有被授權開火擊落任何空中目標,只能攻擊正在攻擊自己的空中目標。
「幻影」F1戰鬥轟炸機
那麼這架飛機到底有沒有威脅?這個「斯塔克」號得問天上的預警機,預警機是從高處看,更容易發現飛機是否有攻擊性。當時還有一架美軍預警機在波斯灣上空飛行。但是,這架預警機並未發出警告信號,「斯塔克」號的艦長也就沒把這架飛機當回事兒。
然而就在幾分鐘之後,「斯塔克」號的對海/低空搜索雷達螢幕上出現了2個快速移動的小光點,我勒個去,自己正遭受飛彈襲擊!而且光點距離自己不到10公里了。啟動近防系統為時已晚。
「幻影」F1發射的是2枚「飛魚」反艦飛彈。第一枚飛彈直接穿透了艦橋下方的船體,雖然戰鬥部沒有爆炸,但飛彈內剩餘的火箭燃料引發熊熊大火。第二枚「飛魚」幾乎擊中了同一處,這次戰鬥部順利引爆,在艦體上炸出了一個3x4.6米的大洞。為了避免軍艦沉沒,布林德爾下令向右舷艙室注水,保持左舷大洞位於水面上方。
「斯塔克」號被擊中,癱在海面上
因為大部分損管滅火設施都被炸毀了或者缺乏電力無法工作,因此「斯塔克」在波斯灣整整燒了24小時。第二天,在美國海軍驅逐艦「沃德爾」和「科寧厄姆」號的支援下,「斯塔克」號才被蹣跚拖回巴林麥納麥港,由驅逐艦母艦「阿卡迪亞」號實施臨時搶修。應該說「斯塔克」號運氣不錯,它和1982年的「謝菲爾德」號差不多的噸位,也是吃了一枚「飛魚」,但是「謝菲爾德」號沉了,它沒沉。原因主要是因為南大西洋號稱「無風七級浪」,而波斯灣相對來說風平浪靜。
在這次事件中,有27名美國海軍人員當場死亡,另有2人失蹤——親歷者的口述認為這倆老哥絕壁是被爆炸炸飛拋出軍艦了,但屍體沒有找到所以是失蹤。受傷的29人中有8人因傷勢過重而死亡,最後實際的死亡人數是37人。
這次時間中,「斯塔克」的艦長布林德爾被指控對空中出現的威脅沒有做出正確的應對。美國海軍事故審查委員會解除了布林德爾艦長的職務,並要求把他提交軍事法庭審判。但最後布林德爾沒有坐牢,只是提前退役了。
薩達姆政府表示「飛行員把『斯塔克號』誤認為是一艘伊朗油輪」,是一起誤擊事件。雖然美國政府並不完全相信伊拉克的解釋,但從未對伊拉克實施報復行動。華盛頓接受了薩達姆的道歉,因為當時兩國有著一個共同的敵人——伊朗。薩達姆也滿口答應美國當面質問這名伊拉克飛行員的請求,但直到薩達姆政府倒台也沒兌現。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