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款戰機,雖然出名,卻飽受質疑

陳得財| 2017-05-15| 檢舉

在世界戰機史上,有一些機型,可謂是經典,往往想到那些飛機,就好像想到一個時代。但是,也有一些戰機,雖然在戰機界很出名,但自從問世以來,就飽受詬病。

F22戰鬥機

f22戰鬥金

大名鼎鼎的f22,其具體性能我就不必過多介紹了,剛研製出來時,可是讓世界所有的戰機都為之側目。但從問世到現在,f22卻也飽受詬病,為啥?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從問世以來,就沒有經歷過什麼考驗。為什麼這麼說,因為F-22生不逢時。蘇聯消失了,俄羅斯真成了紙老虎,我們也不肯作「民主公敵」,薩達姆之流太肉,伊拉克之戰又耗費巨大,財大氣粗的美國也只好將F-22的生產數量一減再減,說不定哪天減到B-2一樣只有一支象徵性力量的地步也不是不可能。

F-14戰鬥機

F14戰鬥機

對於f14,這可能是跟多人兒時夢想的一款戰鬥機,確實, F-14是西方第三代戰鬥機中首先服役的,也是最大、最重、最複雜的一款戰鬥機。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精密飛彈的使得『雄貓』的攻擊特性、空中混戰能力顯得有些過時。另外f14的使用成本太高。這種於1974年9月第一次執行作戰任務的飛機,每小時飛行時間需要進行50小時的保養,而「超級大黃蜂」只需要5到10個小時。雖然依舊敏捷快速,依舊具有致命性,但F-14卻難逃成為時代變遷的犧牲品。它自身的缺點也越來越突出,迫使它不得不退出歷史舞台。

B-1轟炸機

B1轟炸機

B1轟炸機,是美國空軍在冷戰末期開始使用的超音速可變後掠翼重型長程戰略轟炸機,由北美人航空於70年代研製,在1974年首次試飛,並於1985年服役。因為B-1讀作「B-One」而常常被暱稱為「骨頭」。 B-1號稱歷史上最複雜的飛機,連B-2都被蓋了,但B-1不切實際的設計要求被不斷摻水,在作戰行動中的表現也實在差強人意。還有致命的一點, B1的高空亞音速的無隱身突防的作戰模式,在60年代已經顯露頹像了。因此 美國空軍已經計劃封存很大一部分B-1,而預備被B-1取代的B-52還在服役,實在是打臉啊。

米格-29戰鬥機

米格29A

米格-29問世之初,以其現代化的造型和卓越的機動性,震驚西方。它的問世,也讓美國第一次感到恐慌。在通過系統的評估了米格29後(通過與美軍飛機模擬實戰),米格29優越的機動性和火力性能都讓西方人眼紅。但米格29最大的缺點就是航程實在太短了,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保衛機場圍欄的戰鬥機」。這事已經成了各國心照不宣的秘密了。我國空軍和俄羅斯最初接洽時,俄羅斯極力推銷米格-29,但中國空軍對蘇-27一見鍾情,從此,俄羅斯戰鬥機成功的銷售案例大多是蘇-27,而米格則輝煌不再了。

米格25戰鬥機

米格25

如果米格-29的出現震驚了西方,那米格-25出現時,西方簡直暈厥過去了。在西方還沉醉在新近服役的F-4鬼怪式的所謂技術優勢中時,米格-25帶著滾雷般的轟鳴,在航展的藍天裡破空而去。這是世界上第一種速度超過3馬赫的戰鬥機。米格-25的研製主要是為了對付美國的研發中的XB-70"瓦爾基里"轟炸機與YF-12/SR-71"黑鳥"高空高速偵察機,這種偵察機的最高速度同樣達到3馬赫,普通的截擊機根本無法追上更遑論跟蹤監視攔截,只有米格-25可以輕鬆的尾隨在SR-71的後面隨時監視其航向。但米格-25在初始的光芒散去後,機動性低劣和電子設備簡陋的弊端畢現,連雙三都被證明為言過其實。最後,被譽為「鋼鐵奇蹟」的米格25還是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陣風系列戰鬥機

陣風系列戰鬥機

陣風是法國達索飛機製造公司設計製造的雙發、三角翼、高機動性、多用途第四代半戰鬥機。陣風戰鬥機真正的優勢在於多用途作戰能力,這款戰機是世界上「功能最全面」的,不僅海空兼顧,而且空戰和對地、對海攻擊能力都十分強大。陣風獨有的「兩腮」進氣道既繼承了F-16機腹進氣道對氣流的整流壓縮作用,又避免了颱風那樣機腹並列進氣道所帶來的相互干擾問題。但再好的東西,沒錢,沒技術遲早要完啊。陣風或許是法國航空工業獨立自主的最後產物了。開發新戰鬥機,技術是一個難關,錢是另一個。法國已經到了幾乎邁不過去後一個難關的時候了。目前為止,如果沒有大額外銷訂單,法國的獨立的戰鬥機工業將難以為繼。

今天就談到這裡,有不對之處,還請多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我會再接再厲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0471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