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尊嚴不容玷污,此國駐外大使遇刺,出兵10萬橫掃鄰國

Alinna ...| 2017-05-12| 檢舉

古話常說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那一個國家的存在,無疑就是爭一個尊嚴。而駐外大使在所駐國家就是代表了自己國家,若他受到傷害,等同於傷害他的國家。

圖片來源於網易看客,版權人若覺不妥,聯繫我們!立馬刪除

因此任何國家都絕不允許自己的駐外大使受傷害,這關乎國家尊嚴,國家尊嚴不容玷污。這不此國因為自己的大使遇刺,不惜出動10萬大軍橫掃鄰國,因為它懷疑「行刺」事件是鄰國促成。

此國的名字叫以色列,被它橫掃的鄰居叫黎巴嫩,出兵的時間是1982年6月6日,出兵的理由是黎巴嫩境內「盤踞」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策劃了針對自己大使的襲擊。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即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組建的主要反以色列的組織,它立志要將霸占自己故鄉的猶太人趕進地中海,且軍隊數量已有2.5萬人之巨,坦克、裝甲車超過500輛。而黎巴嫩和敘利亞是這個組織背後的主要支持者。

為了打贏這場戰爭,以色列糾集了15個旅,接近10萬大軍在6月6日11時,向當時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總部所在地,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西區進攻。

由於以色列來勢洶洶,黎巴嫩南部重鎮西頓、達穆爾相繼淪陷,10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陷入以色列的團團包圍,但以軍雖包圍了城市,卻由於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殊死頑抗沒能全面攻入城區。

甚至自己的前線總指揮耶庫蒂爾.亞當少將,在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出其不意的游擊戰中犧牲了。面對以色列快要滅了黎巴嫩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節奏。

作為二者老大哥的敘利亞選擇果斷出擊,在黎巴嫩中部的貝卡谷地迅速集結大軍。而以色列選擇了主動出擊,給予敘利亞當頭一棒。6月9、10日,以色列派出200餘架次的F—15、F—16,對貝卡谷地進行狂轟亂炸。

致使敘利亞駐軍無法前進半步,而以色列忙於幹掉貝魯特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總部,也沒有對貝卡谷地進行大規模的地面突襲,至此敘利亞和以色列的戰鬥告一段落。

6月17日,已攻陷貝魯特大部的以色列宣布停火,要求「盤踞」在貝魯特西區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投降,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選擇與貝魯特西區共存亡。

隨即以色列發起了更加猛烈的攻擊,重炮和坦克炮輪番轟炸貝魯特西區,而敘利亞的軍隊迫於以色列空襲,只能從外圍發動零星攻擊,告訴被包圍的「戰友」,你們沒有被放棄。

面對打的不可開交的黎巴嫩戰事,聯合國在6月27日,要求以色列以和平為重,撤出貝魯特,但遭到了以色列的拒絕,以色列強調「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繳械投降再說撤退的事」。

同時以色列的軍隊加強了對貝魯特西區的圍攻,並在7月5日成功包圍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總部大樓,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陷入被全殲的絕境。

出於留在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考慮,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舉起了白旗,要求聯合國出多國聯合部隊,保護自己撤離到敘利亞控制區,至此這場由「駐外大使遇刺為導火索「的戰爭宣告結束。

當然縱觀整場戰爭,以色列為駐外大使遇刺「復仇」只是一個藉口,事實則是以色列以維護國家尊嚴為名,將眼中釘、肉中刺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打殘了,除了心中大患。

畢竟一個反抗自己的組織,竟在自己鄰國生根發芽,還發育出了媲美一個國家國防的軍力,放那個國家也不會安心吧!(袁載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021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