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壓力沒動力
——新世紀的美國洲際飛彈
近日,在國防部新聞局答記者問上,發言人表示:為提高部隊遂行任務能力,有效應對國家安全面臨的威脅,根據年度訓練計劃,火箭軍部隊近日在渤海某海域進行新型飛彈武器作戰檢驗,達到了預期效果。結合此前的相關消息,本次發射的飛彈應該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最新型的中遠程彈道飛彈DF-26B型,攜帶電磁脈衝彈頭,落點在渤海海域,所以推測可能進行了一次反艦試驗,亦或者是回應薩德部署,發射了新型巡航飛彈。
也在同一天,俄羅斯舉行了紅場閱兵,其最新的RS- 24型「亞爾斯」洲際飛彈再度亮相。與此同時,俄羅斯正在打造的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洲際彈道飛彈---RS-28「薩爾馬特」將在2018年具備作戰能力。
反觀美國,最近美國連續發射「民兵」III洲際飛彈,看上去很是招搖自己的遠程核打擊能力;然而「民兵」III的能力大家都知道,其實不必做給誰看,雖然美國自稱做給朝鮮看,但是朝鮮卻未必要看。
「民兵」III已經是上世紀80年代的東西了,很多技術當時看來也許非常了得,現在則是中俄等國都已經掌握,甚至其他後起國家也可以望其項背的了。然而本來預計作為「民兵」III的後續和補充的兩個型號——MX「和平衛士」和「侏儒」則早已經不復存在……
這個問題如果放到二十年甚至十年之前那都不是事,因為憑藉著「三叉戟」潛射飛彈的巨大優勢,美國相比於其他國家的核武器投射能力的技術優勢依舊很大很大。況且冷戰結束後,核大戰的可能性已經近乎於零。然今時不同往日,中俄的新型陸基洲際飛彈有後來居上的勢頭,其他國家如印度和朝鮮也不甘寂寞了……
美國自從2005年銷毀了最後一枚「和平衛士」之後,有陸基機動發射潛力的洲際飛彈就不再存在了,不過此時美國的國力獨步全球自然沒什麼顧忌。但是時過境遷如今已經不是美國僅憑藉常規軍力就能妥妥地打壓四方的「星條旗下的和平」的時代了。
於是在2011年下半年,美國竟然先試射了「陸軍高級超高音速武器」,從夏威夷發射後準確擊中了3900千米以外的目標,美國陸軍部將那次試射稱為「全程試射」並且宣布其最大射程為4000千米。從少數對外公布的照片上看,所謂的「陸軍高級超高音速武器」就是一枚如假包換的中程彈道飛彈,所以說,是美國而不是美國指責的俄羅斯重新開啟了中程飛彈的研製和部署,但是,「陸軍高級超高音速武器」此後的兩次試射均以失敗收場,於是先挑事的美國竟然沒達到預期目的,只是這麼一來,其他國家在發展中程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上倒是更加步子緊了,這下美國的軍方高層就開始要焦慮了。
但是有壓力是一回事,能把壓力轉變為動力是另一回事,畢竟美國現有的核力量確保其二十年以上的時間處於世界第一流水平毫無問題,在可預知的未來也是安全無虞。而對於一個任期最多只有八年的政府來說,去考慮任期結束後還遠遠不會有實質性影響的事情無疑是浪費腦細胞,所以雖然「民兵」很老,但繼任者依舊遙遙無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0209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