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聊起「閃電戰」,想到的往往都是成吉思汗西征時的秋風掃落葉和希特勒征服西歐時的橫掃千軍,其實在1967年,還有一場漂亮的「閃電戰」,以戰後的統計數據來論,絲毫不輸成吉思汗和希特勒當年的風采。
打出「閃電戰」的國家叫以色列,挨打的是以埃及、敘利亞及約旦為主要「受害者」的阿拉伯世界。1967年,面對以色列大規模開發巴勒斯坦,擴大猶太人在巴勒斯坦的居住地,阿拉伯人與猶太人就巴勒斯坦歸屬問題的衝突加劇。
埃及、敘利亞及約旦三國在《共同防禦協定》的約定下,拒不承認以色列的存在,聲稱要捍衛巴勒斯坦歸屬阿拉伯人的權力,而這話在以色列看來,等同於「消滅以色列」。
且敘利亞支持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持續不斷的對以色列軍民發動各式襲擊,弄的以色列全國軍民都不得安生。為了徹底解決持續不斷的襲擊,以色列政府照會敘利亞,希望其勒令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停止襲擊。
但敘利亞就這個問題打太極,兩手一攤這不關我的事,面對敘利亞的裝糊塗,以色列發出「為了杜絕襲擊事件的發生,除了對敘利亞行使武力外別無他法。」的怒吼。
以色列軍隊開始為打敘利亞動員,此時作為阿拉伯世界老大哥的埃及,根據埃及與敘利亞的《共同防禦協定》,選擇屯兵埃以邊境,且於5月23日封鎖了以色列的蒂郎海峽。
警告以色列別輕舉妄動,為自己的小弟敘利亞出頭,而讓埃及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以色列絲毫不以為然,你個埃及敢威脅我,你不是搞了個阿拉伯世界《共同防禦協定》嗎?我以色列一起打包收拾了。
1967年6月5日,近300架以色列戰機在阿拉伯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騰空而起,對埃及、敘利亞和約旦等阿拉伯國家進行狂轟亂戰,因為以色列的空襲來的太突然。
大多數阿拉伯國家的戰機,沒能起飛就報廢了,戰後統計阿拉伯國家戰機損耗多達500架,其中老大哥埃及最慘,336架戰機變成了廢鐵,整個埃及空軍徹底完蛋。
因為以色列的空襲出奇的成功,以色列掌握了整個中東地區的制空權,有天上飛機的掩護,以色列陸軍的進攻銳不可擋,埃及方向以色列打到了蘇伊士運河,整個西奈半島納入囊中。
約旦方向,以色列搶奪下了夢寐以求的耶路撒冷舊城,並將約旦軍隊趕出了整個約旦河西,敘利亞方向,以色列動用數以百計的坦克集群,平推了敘利亞的戈蘭高地。
隨著以色列三個進攻方向的全面開花,約旦、埃及、敘利亞陷入可能被以色列一鼓作氣全滅了的危局,作為埃及背後的「男人」蘇聯,選擇了果斷出手。
它以「核戰爭」為威脅,強迫美國立即馬上向以色列施壓,結束這場「可怕」的戰爭,美國出於不想打「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考慮,接受了蘇聯的要求,全力向以色列施壓,叫其見好就收,別太貪心。
見自己的老大美國都發話了,以色列在1967年6月11日停止了在戈蘭高地的進一步軍事擴張,12日接受聯合國的停火要求。
1967年11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242號決議》,對以色列妄開戰事進行「秋後算帳」,要求以色列吐出6月份吃下的戈蘭高地、約旦河西、西奈半島共計6.5萬平方公里的鄰國土地。
面對聯合國開出的「罰單」,以色列持不反對但不合作的態度,死死的將這6.5萬平方公里拿到手中,換句話說,這場戰爭後以色列「國土」從約2萬平方公里,激增到了接近9萬平方公里,擴大約4倍。(袁載譽)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