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C919首飛成功,這標誌著我國民用航空領域的一次重大跨越。而在C919研製的同時,它的後續乃至未來機型的研製已經提上日程。其中就包括C929,乃至C939、C949乃至未來的超前研製。
C919副總師領銜「C929」項目
目前商飛公司正在和俄羅斯聯合設計和製造下一代「遠程寬體客機」,在商飛內部則稱之為「C929」。
這支團隊的平均年紀不到30歲,由陳迎春領銜。
陳迎春長期從事飛機總體氣動設計工作,曾參加和主持了「飛豹」、MPC-75、AE100、小鷹-500、ARJ21等型號飛機的研製,同時他還是C919副總設計師、常務副總設計師,長期負責和領導我國大型飛機等多個型號研製和多項重大預研課題。
此外在中國商飛北京民用飛機技術研究中心還有一支未來產品與技術研究團隊,這個團隊給自己起的名字叫夢幻工作室,負責「靈雀」項目。
這個團隊負責超前預研,也許幾十年之內都不會實際應用,但卻是在為未來的「C939」「C949」做準備。
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的1:10比例的寬體客機模型,也就是「C929」模型。
模型首次亮相珠海航展
據商飛公司介紹,中俄兩國企業將按照對等原則開展研製工作,在上海組建合資公司作為項目實施主體。飛機總裝將在上海完成。
中俄合作寬體機項目發布會
該客機採用雙通道客艙布局,基本型航程為12000公里,座級280座;通過採用先進氣動設計、大量應用複合材料、裝配新一代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等提高飛機綜合性能指標,寬體客機將比同類機型有更低的直接運營成本。
根據研製經驗,從項目啟動到實現首飛,預計需要7年左右時間,到實現產品交付預計需要10年左右時間。目前,雙方企業已制定了項目實施計劃,將在適當的時候對外公布具體時間。
「C929」主推智能客機的概念技術
目前計劃是2020年首飛,目前排計劃是這樣的,後續有可能會推遲。
929是寬體客機,乘客280人,航程更遠,可跨洋飛行,另外寬體機主推智能客機的概念技術。將具備智能故障診斷和狀態監測能力。C929是雙通道。目前在跟俄羅斯聯合設計和製造。具體分工目前正在談判,要談很長時間。
C919隻是中國大型客機家族小小的第一步而已!
我們安全性設計團隊22人,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
國內發動機才立項,要經過十幾年的研發和取證才能商業運營。目前的戰略,先上大飛機平台,後續帶動包括發動機在內的整個產業鏈進行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49813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