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期在一周內連續試射了兩枚民兵三型陸基洲際飛彈,根據美國自己的說法是驗證核武器的穩定性和有效性。當然這也是其他核大國的慣例。但是在世界安全環境日趨緊張的形勢下,美國的洲際飛彈試射的真實目的該如何解讀,相信是不言自明的。眾所周知,當今核武器國家中,美俄的核武器要比其他核武國家的總和多出N多倍。
廢棄的SS-18洲際飛彈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蘇@聯解體後,有一個國家瞬間成為了世界第三核大國,他就是現在東歐局勢動盪的焦點國家烏克蘭。烏克蘭是蘇@聯中4個擁有核武器的加盟共和國之一,另外3國為俄羅斯、哈薩克和白俄羅斯。其中,烏克蘭從原蘇聯的戰略武庫中共繼承了130枚SS-19和46枚SS-24型飛彈,其境內共有約170個核彈發射井,成為世界第三大核儲備國。
不過這種世界核態勢的變化是不可能被美歐俄所容許的。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壓力下,1992年5月23日,俄、烏、哈、白四國外長與美國務卿在葡萄牙的里斯本簽署議定書,烏、哈、白三國的所有核武器將在7年內銷毀。1994年1月14日,俄、美、烏總統在莫斯科簽署了關於銷毀烏克蘭境內全部核武器的三方協議。作為交換,美國將「購買」拆除核彈頭中的濃縮鈾供發電用,並為拆除核武器提供1.75億美元的補償,同時向烏提供1.55億美元的經濟援助。
烏克蘭廢棄的核武器庫
隨後烏克蘭開始按協議計劃逐步銷毀境內的發射井,並把卸下的1300枚核彈頭和600多枚巡航飛彈的彈頭運往俄羅斯,加工成可供核電站使用的核燃料後再運回烏克蘭,這一工作在1996年基本完成。1998年6月,烏克蘭從發射井中取出了最後一枚液體燃料的SS-19型飛彈。也就是說,烏克蘭只用了四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協議7年的工作量。
除了井基戰略飛彈和可以搭載核彈頭的巡航飛彈,美俄也沒有放過烏克蘭所繼承的戰略轟炸機。美俄很清楚這些可投擲核炸彈的遠程戰略轟炸機,會有很多國家在盯著呢。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徹底銷毀以絕後患。於是除了數架圖160被抵頂俄羅斯的欠債外,剩餘的圖160海盜旗戰略轟炸機和圖22M逆火中程轟炸機都被拆解成了廢金屬。
被拆毀的戰略轟炸機
在東歐危機之後,有烏克蘭官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到,是否後悔當初自我解除核武裝?得到的回覆是不後悔。因為如此龐大的核武庫僅從長期維護資金的需要上,就是烏克蘭無法承受的。而美歐國家則口徑一致的稱,放棄核武器的烏克蘭會更好更快的融入歐洲。現在回頭看,除了那寥寥的3.3億美元補償,烏克蘭最終得到了什麼,說不後悔會有人信嗎。
國際軍事,千枚,核彈,只換,億美元,第三,核大國,現在,後悔,有人,國際軍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