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雖然推出了五代機殲-20,不過,現役戰機最尖端的發動機還是大陸渦扇-10和從俄羅斯引進的AL-31F兩個系列,據稱,最初殲-20的幾架工程測試機都採用了前面兩個系列發動機中的一款,或是混裝兩款,不過,那樣的配置都是實戰型。可以說,中國從俄羅斯引進蘇-35的重大意義之一就是同時也引進了該機所裝的AL-41。
圖為蘇35戰機
【思遠軍事第251期】近日,據俄羅斯科學報發表文章稱,中國空軍之所以必須引進蘇35戰機,主要是因為蘇35可以滿足中國未來空戰的需要,除此之外,伴隨著殲20戰機的服役,蘇35在模擬對抗訓練中,可以最大限度檢驗殲20的綜合作戰性能。因此,有軍迷表示,俄羅斯媒體的這一席話,已經讓國人感到徹底清醒了。
從裝備體系而言,引進蘇35無疑還可以解決中國戰機裝備缺口的燃眉之急——渦扇10發動機的產能有限,殲20尚未形成戰鬥力且極其昂貴,殲11D尚未完成研製就已經被叫停,乃至重啟了殲11B改型的生產,此外全力生產殲16依然難以滿足海空軍的需求,殲10C雖然性能先進但腿短無法滿足戰略空軍前出的要求。
圖為中國殲16戰機
【思遠軍事第251期】不過,由殲-16的全力生產,可見解放軍對該機多任務性能滿意且需求緊迫,但解放軍顯然並不指望依靠雙座的殲-16去奪取制空權,所以當初才會同步發展了單座的殲11D,而如今則重啟了殲11B改型的生產。也就是說,即便以中國的航電水平,単座機的多用途性能依然無法與雙座機相比。
再回到蘇35,其航電水平無疑落後於殲16和殲11D,所以雖然蘇35標榜是多用途戰鬥機,而且在俄羅斯可能確實充當著這個角色,但在解放軍這裡,將主要還是作為空優戰鬥機來使用。而與蘇35購買合同一起簽訂的購買大批反艦導彈的合同,也基本確認是供解放軍現有的蘇30機群而不是寥寥數架的蘇35使用。
圖為俄羅斯蘇35戰機
【思遠軍事第251期】蘇35作為空優戰鬥機使用的話,對解放軍而言,目前存在兩大短板:首先是俄羅斯的空空導彈已經遠遠落後於中國,其次是其無緣相控陣雷達也落後於中國最新的有緣相控陣雷達。據稱中國引進蘇35的條件之一是轉讓雪豹-E相控陣雷達的源代碼,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對於已經自行破解過蘇27和蘇30火控系統代碼的中國而言,將大陸空空導彈,如霹靂12,霹靂10與蘇35進行整合的進度會很快。
蘇35作為空優戰鬥機,對解放軍而言重大的意義是馬上可以投入使用的,護衛轟6前出西太平洋的重型空優戰鬥機,畢竟現有的蘇27、殲11不具備空中加油能力,導致只能使用具備空中加油能力的蘇30MKK執行伴隨護衛任務,而側重多任務的蘇30MKK在面對純空優的F-15J時並不具備優勢。
據稱,該尖端發動機將被首先安裝在中國殲-20上。因此,有軍迷表示,如果這一消息屬實,表明為殲20所研製的大陸渦扇15發動機已經出現技術問題,這一點讓軍迷徹底沉默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4952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