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焦點》周刊的「全球火力指數」顯示,中國軍力排名世界前三。有126個國家入圍該軍力排行榜。排名作者認為,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名列三甲。印度排名第四,日本位列第七。中國的各項指標如下:軍事預算為1550億美元,軍隊規模為230萬人,軍艦數量超過700艘,飛機和直升機數量為2942架,坦克數量為9150輛。中國在最後一項上超過了擁有8800輛坦克的美國。
中國空軍的整體規模看似沒有太大變化,然而大量的落後二代機退出現役,原有的規模已經用新型三代機和三代+戰鬥機予以替換。大量自主設計建造的先進的輔助戰機加入空軍戰隊,使中國空軍大幅度縮小了與美軍的差距。與此類似的還有中國海軍,包括中型航母和萬噸巡洋艦在內的高端裝備建造實力已經超越了俄羅斯,而新型的神盾級驅逐艦規模在全球範圍內只遜色於美國海軍,未來10年中國海軍將擁有至少6個航母斗群。
美國陸軍退役上將約翰.基恩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稱,中國已經制定並正在實施「高明的戰略」,可以將美國空軍和海軍的優勢最小化。雖然全面追平美國可能還有至少20年左右的時間,但需要正視中國的日新月異的軍事技術發展趨勢。近20年來中國的軍事實力和戰略思維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轉變,海空軍力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強。與現役自信滿滿的美軍將領不同,約翰.基恩所說的應該是更加客觀的真話。
不過俄羅斯軍事專家指出,中國的海空軍裝備的發展還有很多不平衡,這可能受軍事技術水平的影響。其中海軍的核潛艇技術距離美俄還有很大的追趕空間,因為無法定型一款可以批量裝備的攻擊和戰略核潛艇,導致中國的核潛艇戰隊規模始終無法擴充。在空軍裝備中,三代戰鬥機和四代機的發展是近20年來取得的最大成就,但是在軍用運輸機、直升機的裝備規模上還需至少10年的快速發展期。
中國軍事戰略實力中最重要的一個未補短板是戰略轟炸機,雖然中國被認為是與美俄一樣擁有戰略轟炸機的軍事大國,但是很清楚的一點是,中國的轟六K與美俄尤其是美國的戰略轟炸機的差距實在太大。外界都相信中國很早之前就已經啟動了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轟炸機技術的預研,而且軍方去年11月也宣布有戰略轟炸機的研製計劃在進行中。但是真正定型到量產估計還需至少5年時間周期。
實際上美俄的戰略分析文章都一致認為,中國的軍事航空工業只要過了發動機技術這道坎就會前途無量。現在無論是大型運輸機(中國空軍至少有五百架的需求)、先進三/四代乃至五代戰鬥機、中重型軍用直升機、還有最重要的戰略轟炸機,都還在等待越過衝擊巔峰前的最後一道坎兒。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49503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