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福克斯新聞網近日報道稱,中國在阿根廷的一座深空站將在今年建成。據悉,中國和阿根廷領導人在2012年簽署了一項建設深空站的協議,計劃在2017年完工。所謂深空站就是在地球上建立的用來和太空飛行器進行通信測量以及發號施令的觀測站。對於航天大國來說,深空站是進行探月、探火等航天探測活動所必不可少的,美俄以及歐洲都在本土以外建有航天測控站。
但是對於中國在阿根廷建立的這座深空站,雖然阿根廷和中國聲稱「這個位於南半球的地面站用於支持探月項目和其他航天活動」,但是西方媒體擔心中國將會把該設施用于軍事化目的,如深空站中的巨型天線計劃用途應該是監控月球——因為中國擁有一個載人登月的雄心勃勃的計劃——但是一些人猜測它將具有雙重用途,包括觀察天體以及攔截從其他國家衛星上發出的信號。
中國已經分別在喀什和佳木斯建立了深空站,但是由於無法實現全天24小時對太空飛行器的覆蓋,因此需要在中國背面的每周建立一個空間站,以保證連續的通信,而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地區則是建立深空站一個最為理想的地方。中國建立深空網只是為了對執行月球、行星和行星際探測任務的太空飛行器進行跟蹤、導航與通信,對太空飛行器進行指揮控制、跟蹤測量、遙測,以及接收圖像和科學數據等。
中國在國外建設航天測控站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卻被外媒不分青紅皂白打上「軍事目的」的烙印。中國軍事專家表示,西方媒體臆斷中國在阿根廷的深空站的大型天線可以接收別國衛星信號。但實際上,如果是用於接收別國衛星信號,完全沒必要跑到南美去建站,在本國領土上或者發射專門的衛星更簡單些。西方媒體此舉無非是想給阿根廷新任總統和中國的航天測控站建設「出難題」。
除了建設深空站,中國一些其他正常活動也被外媒臆斷為要用作軍事用途。如去年中國海軍司令員與馬來西亞海軍達成協議,允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船隻使用馬來西亞沙巴州的哥打基納巴盧港作為「中途停留的地點」,以「加強兩國之間的國防關係」。美國《國家利益》網站隨之發表文章稱,中馬達成此項協議將使得中國擴大對周邊海域的控制。
一些經濟方面的合作同樣未倖免於難。去年,在澳大利亞將北部達爾文港部分設施租賃給中國嵐橋集團企業後,美國《紐約時報》評述稱,達爾文是澳大利亞北海岸線的戰略要地,那裡駐紮著近25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中國可能利用這個港口監視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活動。中國租借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同樣被美媒看做是要將瓜達爾港變為中國軍事力量在印度洋存在的重要基地。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