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稱中國是世界第一導彈大國:2千枚導彈可讓周邊挑釁者寸草不生!

彈道導彈體形龐大、打擊距離遠、毀傷力驚人,屬於軍事裝備體系中的戰略打擊手段。與眾多常規兵器常有機會現身各種場合而為人所熟知不同,我軍裝備的彈道導彈一般並不輕易出現在公眾視野,在大多數普通人眼裡顯得格外神秘。但事實上,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中國建立起一支世界最強大的常規中短程彈道導彈部隊,他們成為中國維護國家利益和領土領海安全的「定海神針」。本期策劃我們就來探討中國的常規導彈部隊和新一代短程導彈發展。

在目前世界上擁有彈道導彈的國家裡,中國的彈道導彈種類最齊全,洲際、遠程、中程和近程樣樣不缺。在彈道導彈數量上,中國雖然從沒有對外公布過,但是外界普遍認為沒有其他國家能和中國相比。美國每年發布的《中國軍力報告》都會列舉中國彈道導彈的數量,在2016年版上所列的中國彈道導彈總數達1600枚以上,其中絕大部分是中近程彈道導彈,大約有1500枚。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媒體認為美國發布的中國彈道導彈數量可能有低估,例如美國人稱東風16和東風21C的數量都只有12枚,這個無論如何都很難令人相信,因為僅從中國公開的報道都可以看出東風16已經裝備了不止一個導彈旅。此外,中國近些年彈道導彈的換裝速度很快,並且還在新增導彈旅,因此要想了解中國彈道導彈數量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中國彈道導彈在技術上也是非常先進的。在精度方面,隨著高精度雷射陀螺技術的掌握以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逐步完善,中國中近程彈道導彈的精度已從原先的200-300米迅速提高到30米以內,這是數量級的躍升,意味著中國的中近程彈道導彈可以進行「點穴」式的精確打擊,所要消耗的導彈數量將會大幅減少;在戰鬥部方面,中國可以為中近程彈道導彈配備高爆、子母彈、侵徹等多種類型戰鬥部,必要時也可換裝核彈頭。因此,中國的中近程彈道導彈具備「核常兼備」能力;在突防能力方面,中國新一代中近程彈道導彈普遍具備末段機動能力,顯著加大了反導系統的攔截難度。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越來越注重中程彈道導彈的發展,例如射程1000公里的東風16、射程1700公里的東風21C/D、射程3000公里的東風26已經成為生產重點,數量在持續增加,這意味著中國正在擴展火箭軍的常規打擊範圍和力度。可以說,中國火箭軍現在已經將對第一島鏈內外乃至第二島鏈的常規導彈打擊能力作為發展重點。外國媒體認為,中國的戰爭學說將彈道導彈作為集中使用的殺手鐧武器使用,飽和打擊重點目標讓導彈防禦系統變得十分困難,中國的第二炮兵部隊可在72小時內,向周邊任何國家的重要戰略目標發射300至1500枚導彈,「不管是誰,在暴風驟雨般的短程導彈打擊下,挑釁者恐怕會被打的寸草不生」。

至於近程彈道導彈,一方面射程也在提高,例如東風11A的射程就從之前東風11的200-350公里提高到700公里,另一方面,裝備近程彈道導彈的一些導彈旅將隨著新一輪軍改的推進而逐漸從火箭軍轉隸到陸軍。這樣一來,中國的中近程彈道導彈力量在結構上將更加優化。中國還通過技術手段來提高導彈發射架和發射裝置的數量,讓戰術彈道導彈成為「隨時」可以使用的武器,預計到2020年,中國保有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將達到4000至4500枚之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49218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