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者善狩軍情解析504期】目前,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已經下水有第一段時間了,廣大軍迷還在沉浸在喜悅當中,畢竟這艘承載了無數軍迷期望的大傢伙,了卻了多好海軍將士的夙願。此外,這艘航母也不出意外的引起了全世界媒體的重點關注。
前幾天,法國《費加羅報》網站發表文章指出,中國第二艘航母下水,這是中國在本土完全自主設計、製造的首艘航母,所以下水儀式具有了更多的重要性。中國因此進入能夠自行製造航母、範圍極小的俱樂部,並且這很可能只是第一步。報道指出,儘管新航母比上艘更先進(目標是到2020年前服役),但沒有技術突破。與美國的核動力航母不同,中國的新航母是柴油動力,並且起飛跑道比較短,還沒有飛機彈射系統。
不過,法國媒體還是一針見血的指出,目前中國在航母作戰力量方面與美軍相差依然很遠。報道稱,目前的力量對比在很大程度上對美國有利。除了重要的技術差距外,美國擁有10艘在役航母,它在50多個國家建有600個海外軍事基地,而北京剛剛在吉布地建設其首個海外基地。這大大限制了中國航母的打擊能力。此外,中國始終在提高自己控制此類裝備,使之與其他海軍力量相配合的能力。這樣的答案讓國人在歡慶首艘國產航母下水的同時,還是引起了大家的警醒。
專家指出,美國早在二戰之前就開始發展航母力量,在航母建造以及使用方面積累了長達幾十年的經驗,而中國僅僅是進入新世紀之後才開始真正意義上開始研究建造航母的事宜,兩者差的這幾十年的距離在短期內依然是很難完成趕超的。除了相關經驗之外,在航母設備的相關技術方面,中國依然與美國有較大的差距,首先是艦載機,美軍航母擁有蒸汽彈射系統,而最新的使用電磁彈射技術的福特號航母也已經完成還是,即將交付美國海軍。擁有彈射器的最大好處是可以在航母上快速即將較大的特種飛機,比如固定翼艦載預警機以及反潛機等機型,美軍艦載預警機是E-2,而中國到目前為止依然沒有相應的固定翼艦載預警機。
在動力方面,目前美軍航母已經全部採用了核動力。美國從1961年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開始服役以來,美軍逐漸開始完成航母動力核子化。而到目前為止,中國海軍採用核動力的軍艦隻有核潛艇,而水面艦艇到目前為止依然一艘都沒有。由於噸位以及使用環境的不同,導致航母和潛艇兩者之間的核反應堆是不能通用的,法國人曾使用核潛艇反應堆作為戴高樂號航母的動力,但是後期發現會存在較多的問題。因此,在未來中國航母的核動力問題依然是 一個需要進行攻關的項目。
更重要的一點是,未來航母作戰,絕對是兩個航母戰鬥群,乃至兩種作戰體系的較量,單純對比兩艘航母的性能已經完全無法體現出其作戰實力。很不幸,美軍在航母作戰理論和方法方面,已經擁有了幾十年的經驗,而中國則僅僅是一個剛剛學會走路的牙牙學語的學徒,差距依然非常遠,因此我們對於首艘國產航母的下回慶祝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因此而得意忘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