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鐘發射154枚戰斧?繼核動力航母之後,半島又來個大傢伙

陳得財| 2017-04-26| 檢舉

昨天,是朝鮮人民軍建軍85周年紀念日,美國為了彰顯其力量,派遣了一個「大傢伙」到半島海域。

這是繼「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母之後,又一艘「密西根」號核潛艇停靠韓國釜山港。

作為美國海軍四艘被改裝的「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之一,「密西根」號核潛艇具有非常強大的戰略核威懾力量。

該級是美軍第四代彈道飛彈核潛艇,共建造18艘,全部在役。俄亥俄級全長170米,全寬13米,吃水10.8米,水下滿載排水量1.87萬噸;

艇上搭載有一台S8G PWR壓水堆,採用單軸單個7葉螺旋槳推進,水下最大航速25節。

每艘俄亥俄級核潛艇都配備有24個「三叉戟」潛射彈道飛彈發射筒,對稱於中心線平行布置,共搭載有24枚「三叉戟II」D5潛射核飛彈,每枚最多可載12個分導核彈頭,條約限制為8個,共計192個分導核彈頭,可在6分鐘內發射154枚戰斧飛彈。

「三叉戟II」D5是「三叉戟II」系列潛射彈道飛彈的最新型號,其最大射程可達1.1萬千米,可攜帶8個W76分導核彈頭(單個當量可達10萬噸TNT),按美軍宣傳數據,其圓機率誤差(打擊精度)可控制在90米內。

該型飛彈由洛馬公司研發,採用三級固體燃料推進,於1990年投入服役,每枚飛彈造價約3700萬美元。根據美軍公開資料顯示。

按理論計算,一艘俄亥俄級核潛艇發射的24枚「三叉戟II」潛射彈道飛彈,可在半小時內毀滅敵方200至300座中大型城市,因此該級核潛艇被外媒評為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殺傷力最強的武器。

作為它的主要對手,俄羅斯的「颱風」級彈道飛彈核潛艇由聖彼得堡「紅寶石」中央設計局設計,前蘇聯時期共在1976-1989年間建成6艘,它是世界最大的潛艇。

雖然「颱風」級彈道飛彈核潛艇滿載水下排水量(4.6萬噸)和艇長(175米)都要強於俄亥俄級,但比拼搭載飛彈數量,俄亥俄級還是略勝一籌(颱風級最多可搭載20枚潛射彈道飛彈)。

「颱風」級是典型的冷戰產物,目的就是為了達到「相互保證毀滅原則」,與它的對手,美國俄亥俄級相比,體積近乎於是俄亥俄級的兩倍。

裝備20個飛彈發射管裝載SS-N-20彈道飛彈,其射程達到8300公里,可以讓「颱風」級打擊到與它同處一個半球的任何一個目標,「颱風」級核潛艇是目前世界最大體積和噸位潛艇紀錄保持者。

「颱風」級可以同時齊射2發P-39(SS-N-20)飛彈,這在世界上其他任何級別的彈道飛彈潛艇中都是無法做到的,「颱風」級所有的20枚P-39型飛彈,可通過10次齊射(每次2發)全部發射出去。

各飛彈發射之間的間隔時間很短,可從水下55米深以內發射,不受水面天氣條件限制,也可從水面發射。

同時,作為解放軍第三代攻擊型核潛艇,095型也已經開工建造,其綜合性能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此外,在武器配備上,095型第三代攻擊核潛艇主要裝備射程達1500公里以上的潛射型"長劍"系列巡航飛彈。

而且,這種先進的潛射型巡航飛彈不再通過魚雷發射管來發射,而是安裝在圍殼前部或後部專用的垂直發射裝置內,安全性更高,發射速度更快。

同時,第三代彈道飛彈核潛艇096型也傳來消息,目前正在準備建造當中,可以預計,中美俄爭霸的時代,即將到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48678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