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俄簽訂了購買蘇-35戰機的合同,成為俄羅斯蘇35戰鬥機的第一個外國客戶。當時中俄協定好花費20億美元購買24架戰鬥機。但直到2016年的12月25日俄才首次向中國交付,並且只交付了四架,好吧,四架戰機對中國的空軍力量並不會有多少實質性的提高,可能是為了先讓中國的飛行員熟悉一下蘇35的性能吧。
而近日,俄羅斯官方又宣布,2017年年底之前確保向中國交付10架蘇-35戰鬥機,不管怎麼說,比第一批的數量多多了。
其實,俄羅斯之所以交付進程緩慢也有它客觀的原因,第一,中國24架戰機的訂購量並不算多,20億美元也難以拯救俄羅斯持續低迷的經濟;第二,俄羅斯的飛機製造產業也處於較為不理想的狀態,關閉了一些生產線,產能並不高,所以在滿足本國戰機需求的同時,再製造出交付給中國的戰機,已經算是不錯了。
蘇-35的117S發動機所具備的推力矢量技術對於中國來說也還有學習的價值
其實,中國早就有購買蘇35戰機的意願,中俄關於蘇-35的談判由來已久,當時俄羅斯並不怎麼想賣給我們,因此雙方有很多問題談不攏。早在2008年,中國已經提出對俄羅斯的這種先進戰鬥機有深入興趣,2011年開始正式談判。2012年雙方初步達成協議,但俄方多次提出額外條件,不行就反悔,直到2015年底兩國才最終達成一致意見。
為了防止中國的山寨,俄羅斯方面甚至公開聲稱雖然同意對華出售蘇-35,但是已經採取多種措施防止「俄羅斯智慧財產權被盜」。俄羅斯企業要求中國方面簽署了S-400地空飛彈和蘇-35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協議,據說還採取了硬體級別上的防範措施,總之,就是要想盡辦法阻止中國的山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48334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