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某軍事研究所發布的最新「核武發展報告」顯示,美國約有7260枚核彈,俄羅斯有7500枚,中國只有260枚,只是美國一個零頭而已。世界絕大多數的核彈頭,絕大部分在美國手中,而北約的英法還有共計425枚核彈,北約的核彈頭遠超中國。這項報告對已經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進行了分析,並且指出,未來世界可能的第三大核武器國,不是中國,而很有可能是日本。
日本媒體也多次顯露出其軍事實力並不在中國之下,但是在核武器上日本非常謹慎,這主要是因為日本國內民眾並不希望核武器在日本出現,不管是從歷史原因還是地理環境上,日本都無法承受一場未來不可預見的核戰爭,但這個軍方的想法剛好相反,現代化的日本軍隊有著衝破美軍枷鎖的野心,而美國為了配合亞太戰略需要,也在有意無意的減輕這個枷鎖。
日本現有49座核電站,年發電量約4萬兆瓦,位居世界前茅,核能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是舉世公認的。日本還擁有增殖反應堆技術,該技術一直是核技術研究的重點和難點。建造增殖反應堆的技術之複雜、投資之巨大遠遠超過發展核武器,它曾經使一些已開發國家被迫中止建造計劃。日本窮10年之功夫,不惜耗費60億美元的投資,建成「文殊」中子 增殖反應堆,並於1995年8月試運行發電成功。
日本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隱形核大國。美國學者認為,如果美國鬆口,那麼日本的核武器發展能力要遠超過印度和巴基斯坦。有專家認為,如使用高技術手段,1至3千克鈽或2.5至5千克鈾就能引起核爆炸。日本目前已經囤積了40餘噸工業級鈽材料,其中約10噸儲存在日本境內,按照每8千克鈽製造一枚原子彈,日本境內儲存鈽可以製造1200枚原子彈,即便算上損耗,製造約1000枚也是可以達到的,規模將超過中英法三大國總和。
有分析指出,日本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隱形核大國」。1955年日本和美國簽署了《日美核能協議》,美國向日本承諾無償提供給日本相關核反應堆研究的設計資料,並採用借的方式給日本已經濃縮好的多達6公斤的鈾235,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濃度雖然只有20%的鈾235如果經過再次濃縮將能夠滿足幾十枚核彈頭的研製。
俄羅斯軍事專家弗拉基米爾·比洛烏斯認為,「日本有能力在一年內製造出核武器。即便不進行核試驗,也能運用高速大規模電子計算機,在三維空間對核爆炸的全過程進行全方位模擬。」因此,目前問題的關鍵就是,美國會不會鬆口,鑒於多年來的美日軍事合作歷史,美國很大程度上不會在核問題上鬆口,尤其在遠程彈道飛彈和核武器方面,任由日本發展的機率很小。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