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傳美將攻朝 韓國人剛明白中國比薩德靠譜

陳得財| 2017-04-16| 檢舉

參考消息4月15日報道 當原計劃駛向澳大利亞的美海軍「卡爾·文森」號航母突然調轉船頭駛向朝鮮半島時,本應最緊張的朝鮮發出強硬回應,而一直緊隨美國意志的韓國卻成了最緊張的國家。

幾天來,「美國4月27日先發制朝」「4月危機說」「韓國被排除在美國決策之外」等言論通過社交媒體迅速擴散,不安乃至恐慌情緒在韓國社會蔓延。

韓國《東亞日報》4月11日發表題為《美隱形戰機27日對朝轟炸?…朝鮮半島4月危機說擴散》的文章

美國三航母戰鬥群齊聚西太,朝鮮半島烏雲密布

韓國的恐慌絕不僅僅因為「卡爾·文森」號航母的轉向。「里根」號航母戰鬥群和「好人理察」號兩棲攻擊艦戰鬥群也正駛向朝鮮半島,屆時將有兩個航母戰鬥群和一個兩棲攻擊艦戰鬥群集結在半島周圍海域,而美國「艾森豪」號航母也正在從中東趕往西太的途中。這使得美軍在本月下旬在西太海域將有三個航母戰鬥群可用。值得注意的是,美軍完成兵力集結的這一時間點,恰恰與韓國社會傳言的「4月27日攻朝」相暗合。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稱,如果朝鮮進行核試驗,美國將發起打擊。

此外,韓國《中央日報》報道稱,美國在駐日美軍基地擴大部署了30多架F-22、F-35隱形戰鬥機和60多架F/A-18戰鬥機等近100架空中戰鬥力。駐韓美軍司令官文森特·布魯克斯甚至決定缺席4月24日至26日舉行的美國議會軍事委員會聽證會,留在韓國「值班」。

而就在此前,美軍剛剛用59枚巡航飛彈攻擊敘利亞,並在阿富汗投下了人類歷史上威力最大的常規炸彈——「炸彈之母」(MOAB)。

MOAB命中目標動圖

剛剛用先進武器「立威」的美軍,突然增加在朝鮮半島及周邊的軍力部署,不由得讓韓國人擔心,美國白宮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馬斯特所說的「美國正按照特朗普總統的命令準備採取『一切措施』」,會不會演化成實際行動?

雖然是美國的盟國,但韓國人很清楚,一旦朝鮮半島「生戰」,無論是半島北方還是南方,都可能面臨何種局面?

就在各種猜測和傳言鬧得沸沸揚揚之時,《中央日報》12日援引日本共同社的報道稱,美國政府向日本政府表示,很可能會對朝鮮採取軍事打擊措施。當天韓國外交部官員回應稱,從目前掌握情況來看,很難說日本媒體的說法有何根據。如此「不確定」的否認,難以打消民眾的疑慮。

眾所周知,韓國政府自去年執意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以來,就不斷在國內外宣傳「薩德」的能耐,似乎為了遏制朝鮮,非「薩德」不可。而韓國保守派之所以要製造「適度緊張」的態勢,一是有利於形成支持部署「薩德」的輿論環境,二是有利於形成偏向保守勢力的輿論環境,爭取老年保守層的選票。不少網友認為,從政治角度說,「卡爾·文森」號航母在韓國大選期間突然駛來製造緊張氣氛,是美國試圖影響韓國大選的動作。

韓國網友指責美國在韓部署「薩德」並加強在半島周邊兵力部署加劇半島危機,有干預韓國大選之嫌。

韓國網友在推特上寫道:「口口聲聲說要阻止戰爭的美軍,如今要對朝鮮進行先發制人打擊?要求立刻撤走駐韓美軍!」

韓突然將中國視為和平希望

然而,事態的發展有些出人意料,正如歷史上反覆出現過的例子那樣,「製造緊張」者,已經難以控制住緊張的升級。緊張局勢已經從「適度」快速推高至「過度」。

如果說「適度緊張」可以凝聚右翼保守勢力,但若真到了「恐慌」的地步,即使是韓國保守派,也紛紛跳出來「反戰」。

而此前不斷叫囂著「用美國的『薩德』保護韓國」的保守媒體,這兩天卻鮮少強調「需儘快部署『薩德』」,而是將強調避免戰爭。這些在不久以前還在「薩德」問題上抨擊中國的人士,如今對華調子卻突然180度大轉向。「中國特使訪韓討論朝核問題」「美中領導人就朝核問題進行緊急通話」成為連日來各大媒體的報道重點乃至頭版頭條,「通過和平方式解決朝鮮問題」也成為出現頻率極高的語句。

說句老實話,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與其此時想起中國的「責任」,不如反思事情是如何發展至今天這一步的。

在不安情緒的籠罩下,一些韓國媒體甚至開始捕風捉影,把美國沒有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一事當做救命稻草一樣緊緊抓住,認為「在此時宣布此事意味著中美之間達成了某種默契或交易」,以此安慰自己,「有中國在,應該不會出大事」。

與此同時,韓國民眾紛紛指責美國,認為美國是製造「4月半島危機」的罪魁禍首。13日上午,「21世紀韓國大學生聯合」的學生們高舉標語,在美國駐韓大使館前舉行集會,要求美國立刻停止加劇朝核危機的行動,與朝鮮進行和平對話。

「21世紀韓國大學生聯合」的學生們13日上午在美國駐韓大使館前舉行抗議集會

當然也有個別保守政客仍看不清形勢。執政的自由韓國黨籍總統候選人洪准杓12日在會見中國政府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武大偉時,以強硬措辭對中國立場進行指責。韓聯社評論稱,洪准杓的言論旨在「凸顯其代表的右翼政權強硬領導力,爭取在『越右越得票』的大選輿論場中占領制高點」。

然而韓國民眾對洪准杓的「強硬」並不買帳。洪准杓為參加大選,剛剛辭去慶尚南道知事一職,在離任路上卻被當地民眾「撒鹽歡送」。看過韓劇的朋友們估計都知道,韓國人常常在遇到討厭的人或倒霉的事時撒鹽,意為快點趕走倒霉的東西。

洪准杓被撒鹽場景——這時候還看不清形勢,也只能活該倒霉了。

「滅火」之餘還應思考根本大計

對於「4月戰爭說」,韓國政府起初還可能樂見「適度緊張」,但後來發覺勢頭不對,於是便開始四處「滅火」。

短短几天內,對於美軍在朝鮮半島周邊集結軍力之舉,韓國國防部的回應從「應認識到朝核問題的嚴重性」到「『4月危機』被誇大」,韓外交部更是直指日本媒體所謂「美國通知日本政府有可能打朝鮮」的報道是「離譜的假新聞」,稱「美國採取任何對朝重要行動之前,都會與韓國進行商討和協調」。

雖然韓國政府一再強調,「『美或對朝動武』報道是無稽之談」,「美國的行動一定會事先通知韓國」,但說服力有限,民眾的不安情緒不僅沒有緩解,反而因國防部有關人士的閃爍其詞而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韓國國防部發言人文尚均在1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美國如向朝鮮發起軍事行動,是否會與韓國達成協議或事先徵得韓方同意」,他並沒有給予正面回答,僅表示「韓美以緊密合作關係為基礎,一切行動都在堅固的韓美聯合防衛姿態之下進行」。

從消除恐慌的角度來看,文尚均的這個話,其實還不如不說。

13日上午,在韓國國會召開的外交統一委員會全體會議上,外交統一委員長沈載權表示,「任何情況下,朝鮮半島都不能再次發生戰爭」。在近一年來的韓國政界,能聽到這句話,也是不易。

或許只有當戰爭迫在眼前時,才能真真深切地體會到「和平」的意義和珍貴。如今韓國民眾似乎已經明白,美軍和「薩德」並不能帶來和平。

就像中國外長王毅所說,武力不能解決朝鮮半島的問題,無論誰挑動朝鮮半島的局勢,都必須為其承擔歷史責任。無論戰爭的「狼」來不來,希望韓國朝野能看清楚,一直以來到底是誰在興風作浪,又是誰在努力將各方拉回談判桌前。

面對朝鮮半島局勢的反覆波動,中方已經提出了合理的「雙規並行」解決方案——一方面談無核化問題,一方面談朝鮮半島停戰協議轉為和平協議問題,實現半島的長治久安。如果韓方能夠理性判斷局面,就能自然明白:如今該做的不是相互刺激、火上澆油,而是坐下來好好談談。只有這樣,和平才有希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47621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