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兵著陸後是如何處理降落傘?直接扔掉還是繼續循環使用?

傘兵著陸後是如何處理降落傘?直接扔掉還是繼續循環使用?

內容提要:現代化軍隊種類實在太多,在各國軍隊建設上都是相互融合,相互關聯,已經沒有特別單一的兵種,一般還是主要分為海、陸、空三大軍種,旗下有衍生出多個新兵種,如海軍陸戰隊、陸軍航空兵,空軍空降兵等等。

一般情況下偵查兵可以理解為特種兵,但是空降兵從其嚴格意義上來說不算特種兵,從某種意義上說可以算一半,因為空降兵裡面還要分特種兵,並不是說所有空降兵都屬於特種部隊!空降兵又名傘兵,因為空中傘降可分為普通傘降和特種傘降。普通傘兵空降高度分為300米~1000米,特種傘降可分為300米以下1000米以上甚至更低或更高。08年抗震救災中,中國空降兵「15勇士」就是在4900米上空用翼傘空降到地面,使用通信器材建立通信聯繫開闢救災通道。

(中美特種兵穿戴HALO跳傘裝備進行高空跳傘)

自古以來,人類在戰爭中就一直在尋求一種超越對方的機動優勢。人們總是把每一項新的技術進步首先應用到實戰中。由於飛行器和降落傘問世,隨後傘兵相繼出現,最早是在一戰時期,由蘇聯空軍組建,爾後在第二次世界當中,德國,蘇聯以及美國都大規模使用傘兵空降作戰。

(俄羅斯王牌空降部隊)

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空降兵只有在地面苦練,才能練就空中精跳。這是空降兵訓練時的口號。三腫三消,才上雲霄。這是每個空降兵必須經歷的,離機姿勢定型,兩個小時保持一種姿勢一動不動一般人根本無法勝任。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空降兵跳傘著陸後是如何處理降落傘的?是傘兵自己收回還是有專業人員收回,還是直接仍在那裡不管?如果是空降敵後,降落傘又該如何處理?

首先,我們都聽說過空降兵的生命在空中只有19秒,別小看這「黃金19秒」,這短短的時間是決定空降兵生與死的關鍵。舉個例子:如果一名空降兵在800米高處跳傘,在主傘實效而備用傘又實效的情況下,傘兵以自由落體速度下墜到地面,只需19.2秒的時間。從力的角度來講,墜落時,首先重力大於助力,出於加速運動狀態,沒有平衡了的影響,直線加速砸向地面後果可想而知!

從世界範圍來看,空軍和陸軍都有空降兵,再次,我們來看看空降兵的作戰思維,空降兵的主要任務是實現空投快速部署兵力,以及空投敵後方迂迴作戰。空降兵在沒有特殊情況下,一般不會獨自的投入敵後縱深。一般都是在成批,成建制已經小規模分隊在地面部隊協同下空投到指定點集結作戰。由此可見,在小規模敵後偷襲作戰中,降落傘都由有傘兵自己收到包里攜行,或隱蔽處進行掩埋,要是在大規模配合陸地部隊進行總攻的情況下,落地前就要準備好隨身攜帶的「傘兵刀」,一落地後立刻割斷傘繩扔掉傘包,立即參戰戰。

(士兵隨身攜帶的的傘兵刀)

二戰期間,傘兵夜間跳傘戰鬥是常見的,因為白天跳傘暴露目標太大等於是送死。當年盟軍在諾曼第登陸戰中,就大量使用了傘兵參戰,盟軍空降兵側後攻擊德軍海岸防禦陣地,配合海上登陸,為了徹底切斷補給,防止德軍裝甲部隊前往海岸線支援,因此盟軍空投了三個空降師,(英軍第6空降師,美軍第82空降師以及101空降師)兩萬多傘兵。盟軍傘兵在黎明空投,安全落地後,一部分傘兵就是直接丟棄,一部分找到隱蔽地方將傘掩埋。當然掉海里和沼澤里那部分就不算了。《兄弟連》第二集就可以看到。

航空兵用傘原則上是要回收利用的,特別是訓練用傘都要循環使用,經過詳細檢查,完好無損疊回傘包打好封條第二次繼續使用。如果跳一次仍一次那成本就太高了。傘兵也是一支戰略突擊力量,不僅要學會跳傘,還要學會疊傘,其實每一名傘兵在進行首次跳傘前,都要進行專業的疊傘訓練,這是對降落傘的認識和心理培訓,同時也是有效降低空中開傘失敗的機率。我軍都是以嚴如包公、心細如髮的標準來對待疊傘訓練。

當然美軍傘兵執行的完全是相反機制,美國傘兵跳傘後無需自己疊傘,只需檢查傘包完整就行,然後由專業的「傘保分隊」來疊傘和保管。畢竟美軍是出了名的「土豪軍隊」,有充足的石油資金來維持後勤部隊的工資。最後要說的是,空降兵疊傘,就跟給戰機上裝炸彈一個原理,都是體力活+藝術活。如果馬虎對待,吃虧的是自己,要戰機無法發射飛彈的話還可以棄彈,哪怕就是意外炸了飛行員還可以彈射。空降兵就不一樣了,一個褶疊錯誤,輕則在空中轉兩圈,重的直接轉沒了。畢竟是自己性命攸關的事情!因此空降兵也讓我悟出一個道理,無論你在各行各業,做人做事都要有這種嚴謹的心態才好。認認真真做事,老老實實做人,還有什麼事情辦不到的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47233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