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反制薩德威脅?需要另闢蹊徑

Alinna ...| 2017-06-15| 檢舉

「薩德」系統的確對我國的國防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特別是削弱了我國的彈道飛彈能力,這直接影響了我國對於美國核反擊的能力。一旦部署,很可能使美國進行軍事冒險的意圖有所增加,那麼如何應對這一系統呢?目前電視節目和網絡上透露出來的應對策略一共有5種:增加核武庫數量;使用飛機戰飛機干擾;使用中程「東風」或者「長劍」-10飛彈擊毀;部署另外一部大功率相控陣燒穿;抵制韓國企業,迫使韓國放棄部署。

由於韓國已經決定了部署,第五種策略也不屬於軍事範疇,因此在這裡不討論。下面僅對前面四種策略進行分析,實際上,這幾種策略都各有優劣。

增加核武庫數量。這種觀點提出者為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吳日強,該觀點的主要內涵在於增加洲際彈道飛彈數量以換取更高的突防效率。本著料敵以寬的的原則,假設「薩德」最終通過平日數據積累達到了95%的誘餌/彈頭分辨能力,已知「標準」-3在歷次試驗中的成功率為80%,GBI則為50%,假設中國發射1枚洲際飛彈,每枚飛彈的攜帶5枚分導式多彈頭,每個飛彈誘餌為30枚。那麼我國飛彈分導式多彈頭裡一個彈頭被識別錯誤的機率為4%,而洲際飛彈末端突防機率可以設為80%(假設每種武器均只攔截一次)。最終算的5個分導式多彈頭只有0.35個可以擊中目標。對手採取射擊-觀察-射擊法,消耗的攔截彈數量為最多為6個。

根據美國科學家協會估計中國約有180枚完整的核彈頭和240枚未配裝的核彈頭,假設戰前都裝到洲際飛彈上,則一共有420枚。考慮到我國的核政策是不首先使用,而美國對付有核國家一般是首先使用一波核武器打擊消滅大部分的核武實力再攔截。美國核武器數量較多,一般預估在第一波消滅80%的中國核武器數量,就只剩下84枚,最終突破美軍防禦到達美軍本土的只有最多6枚。這還沒有計算核武器緊急發射時的裝備妥善率因素,而針對這些彈頭,目前美軍的GBI、「標準」-3、末端防禦「薩德」、「愛國者」的防禦網飛彈數量也完全夠用。

從以上計算來看,即使增加核武器,也需要大量增加才能達到現有的威懾水平,但核武器、洲際彈道飛彈的生產、維護帶來大量的金錢消耗,會極大拖累經濟,和我國的核政策完全不符。這個增加核武庫的建議雖然有效,但成本是很大的。

使用電子戰飛機干擾。這個建議是使用電子干擾飛機在渤海上空飛行對「薩德」進行干擾,從而在洲際飛彈發射時掩護。該建議實際上不具有可行性,首先是洲際飛彈發射窗口非常短,電子干擾機要在戰時到達預定陣位,在攻防交織的戰場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其次是飛彈飛行路線較長,電子干擾飛機只能幹擾一個很小的方向,一旦彈道飛彈飛離干擾區域依然會被「薩德」雷達所監視。

第三是薩德雷達本身仰角很高。可以用簡單的三角函數計算,電子戰飛機一般的作用距離是200千米,除非其位於20千米的高空,否則難以處於「薩德」雷達的主瓣之內,顯然這是超越了電子戰飛機升限的。還有人認為可以從旁瓣進入干擾,這個主意聽起來不錯,但問題是AN/TPY-2雷達是有源相控陣體制,旁邊極低,一般都在-40db左右,除非能夠進入50千米以內距離,否則根本不可能有效干擾,顯然這也是不可能的。

使用「東風」或者「長劍」-10飛彈擊毀。這個主意實在不怎麼樣,首先「薩德」本身就是專業對付中程彈道飛彈的,拿中程

飛彈去擊毀它顯然就是往槍口上撞。而拿「長劍」-10這種飛彈雖然的確可以避開其雷達網,但問題是一旦對韓國目標發射飛彈,等於對韓國宣戰,此時要對抗的是整個韓美軍事體系。「長劍」-10是可以避開「薩德」,但能避得開韓美防空體系嗎?

部署另外一部大功率相控陣燒穿。這個主意聽起來似乎很可行,但考慮到雷達和雷達都有一定的仰角,且地球有一定的曲率,所以實際上兩個雷達波束根本不會交織到一起。還有所謂的燒穿其實指當雷達受到干擾時,仍然可以保持探測能力的一種現象,雷達對雷達不存在燒穿問題。

行文至此,可以看出,「薩德」對我國飛彈能力形成了嚴重威脅,損失是不可避免的,那該怎麼辦呢?實際上,還有另一種方法。將我國的機動式戰略洲際飛彈部隊西移,避開「薩德」的探測範圍。部署在西北部地區,在對美作戰時從西伯利亞-北冰洋這條線走過去,這條線本身的長度也小於東北-阿拉斯加線,能對美形成有效戰略威脅。但是,這個思路需要承擔的戰略風險也非常大,容易引起俄羅斯的誤判。

我國的洲際戰略核飛彈一般分為固定發射井發射的「東風」-5A/B與具有TEL載具的移動發射的「東風」-31/41,考慮到固定部署類洲際彈道飛彈的重新部署成本太高,因此建議使用具有TEL載具的「東風」-31/41來完成這一任務。這就只涉及人員、營房和保障維修、貯藏設備的遷移而不用重新挖掘複雜的地下發射井和工事,考慮到新疆羅布泊地區本身就是核試驗和洲際飛彈試驗基地,擁有各類設備和技術人員,可以為重新部署後的洲際飛彈和核武器提供技術支持和維護保養,極大的節約了成本,且新疆距離美國的距離遠小於西藏,因此部署於新疆地區更為合適。

考慮到洲際彈道飛彈本身日常訓練和發射活動需要隱藏的實際情況,在羅布泊附近尋找適宜居住反偵察條件較好的地區即可部署。目前來看,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區木林茂盛,處於阿爾泰山三角洲之間,與周邊各國俄羅斯、哈薩克、蒙古等有高山、荒漠阻隔且均非弱即友,且距核試驗基地距離不遠。如果將東風-31部署在該地,射程約1.1萬千米就可以攻擊美國東部最南端城市邁阿密和西部最南端城市聖迭戈。在遭遇美軍首輪打擊時,阿勒泰周圍山區也會極大的減少美軍核彈的威力,提高我國二次核反擊生存率,因此,可以考慮在該地部署2~3個「東風」-31/41洲際飛彈旅,如此,即可很大程度上抵銷「薩德」不利影響。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4643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