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戰節奏很快,經常會發生誤傷。特別是飛彈武器出現後,其智能化程度其實比人們料想得要低很多,當強大的制導武器發射,卻一口咬上了己方友軍的戰機時,的確是一場悲劇。
俄國軍隊的一架SU9式截擊機就曾被己方的防空飛彈齊射給揍了下來,結局尷尬,飛行員更是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SU9截擊機
事件的起因是對美國U2高空偵察機的攔截。美國從50年代中後期掌握U2高空偵察機後,就不斷派出這種飛機,從蘇聯的鄰國起飛,深入蘇聯腹地,特別是烏拉爾和西伯利亞等遍布軍工廠的秘密地區進行偵查拍照。U2飛行速度慢,機動能力奇差無比,其制勝法寶是最高可達到24000米的飛行高度。在當時,俄國人沒有任何一種飛機和防空兵器能對這個高度上飛行器造成威脅。
痛定思痛的俄國人決定全線開花,國土防空兵器的研發就是要打下U2。防空軍開始獲得兩種兵器:一種是最高飛行高度可達22000米,掛載4枚攔截飛彈的SU9式截擊機,一種則是後來在全世界聞名的S-75(西方稱其為SA-2,即薩姆-2)防空飛彈。剩下的事情很簡單了,就是一定要打下一架U2給美國人一點顏色看看。
1960年5月1日,五一國際勞動節當天,美軍的U2試圖乘著蘇聯的節假日深入敵後再偵查一番,從巴基斯坦的基地起飛,直接瞄準了俄國人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的兵工廠。蘇軍開始利用各種手段進行攔截。
最先沖向U2的是空軍的米格21和米格19截擊型,因為飛行高度有限,在快接近2萬米的高空時飛機基本已經無法操縱,敗下陣來。第二輪攔截則交給了後方防空軍的SU9截擊機和S75飛彈。
但不幸的是,當SU9截擊機猛加力殺向U2的時候,因為兵種之間的協調問題,裝備S75的地空飛彈部隊也開火了。一支飛彈部隊進行了三發飛彈齊射,看上去勢在必得的飛彈攻擊最終卻把同樣快接近目標的SU9給打了下來!威力巨大的S75瞬間就把SU9扯成了碎片,飛行員瓦斯科夫中尉當場陣亡——相當於SU9截擊機充當了U2的「人肉盾牌」。
和U2合影的鮑里斯。最終他駕駛U2被蘇軍擊落
U2繼續深入蘇聯境內,如果再打不下來,那防空軍的臉就丟盡了。不過,部署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附近的S75飛彈部隊抓住機會,擊落了U2,並活捉了飛行員鮑里斯。
事件最終結局是如蘇方所願的,但事件中被誤擊的倒霉蛋——SU9截擊機卻是蘇軍中十分默默無聞的一種戰機。SU9戰機研發於50年代末,主要作戰目標就是擊落美軍的高空偵察機,所以動力十分強勁。其在加力全開的情況下,可以在5分鐘內爬升到2萬米的高空,然後用飛彈攔截敵機,在當時性能還是十分優秀的。但其在最大作戰高度上操縱困難,搭配使用的早期空空飛彈性能也不夠可靠,所以戰鬥的風頭都被S75飛彈搶掉了。60年代開始,蘇軍開始裝備更加先進的SU15和米格25截擊機,SU9開始成為配角。但在SU9誕生的年代,因為在其之上堆積了大量新技術,蘇軍將SU9視為絕密武器,只裝備了本國的防空軍,沒有一架出口,這也造成了SU9不為外界所熟知——這樣的情況在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都十分常見,一些武器甚至到了退役了,外界連其基本的概況都勾勒不出來,俄國人的保密能力的確是十分強大的。
退役後靜靜地躺在博物館中的SU9。這是一種低調的戰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