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兩國聯手打造衛星聯盟封堵美國:結果卻一下子將歐洲給坑慘了

陳得財| 2017-03-22| 檢舉

如今人們的生活已經越來越多的使用到衛星定位系統,以高精度、全天候、大範圍、多用途等特點,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以前多採用GPS系統,如今國產北斗系統使用越來越多;也沒有任何什麼能力量阻止北斗的發展,技術上我們突破了,組網工作正在進行。目前在軌的北斗衛星達到14顆,2017年將再發射6到8枚,2020年將有35顆北斗導航衛星在軌運行,形成全球覆蓋能力。

北斗系統的快速發展引得俄羅斯主動要求合作,如今中俄兩國正在聯手打造一個導航衛星聯盟,讓中國的北斗與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可以兼容,這無論在那個方向都是意義不小,以前美國利用GPS的優勢,封堵中俄,如今可以反過來,中俄聯手封堵美國。

這個結果是美國人沒想到的,卻也一下子將歐洲給坑慘了。原本歐洲我國要聯合搞「伽利略定位衛星計劃」,試圖與GPS系統對抗的,也曾邀請中國參與,可惜不公正待遇讓中國退出,從而發奮圖強,如今北斗系統已近於成功了,可是伽利略系統卻是緩慢,即便建成,也將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無論是北斗,還是GPS都不是它能對抗的。

當然了,真正頭痛的實為美國。僅從民用角度說,目前,已向泰國、巴基斯坦等國提供了服務,並於國外建立了地基增強接收站,北斗民用版勢必將撼動美GPS系統在市場的統治地位,成為又一款普遍使用的衛星定位系統。

軍用方面,目前新一代的北斗三號衛星性能有了大幅提升,其中,定位精度從之前的10米大幅增加至1-2米,開始與GPS並駕齊驅。

如今衛星制導技術已經興起,具備發射後不管,價格低等優點,也是復合制導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前中國開發的衛星制導炸彈等僅能供出口,原因就是我們無法提供全球定位服務,只要採用GPS系統,如今有了自已的系統,讓中國出口產品不再將制於GPS,也消除我軍列裝衛星制導武器的後顧之憂。

除了有效解決作戰指揮精確控制問題,其短文收發功能也相當於一套應急通信系統,將令我軍的指揮控制方式向「一體化」和「扁平化」方向發展。可以說,北斗系統的價值已不能簡單地用錢來衡量,更是不可代替的,它是我們的力量倍增器,具有戰略級別的意義。

美國一直想阻止中國擁已自已的衛星導航系統,以前的封鎖技術、拒絕合作都實際發揮了反作用,現在也沒什麼招了。現在歐洲「伽利略」系統也開始尋求與中國合作,只剩下美國打擊憑藉GPS在硬扛下去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45588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