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美潛航器發現美軍重大機密:還記得中國潛艇遭遇海底斷崖嗎

韓英倫| 2017-03-14| 檢舉

這張圖片為2015年8月21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的首次曝光的美軍潛航器,在這期名為《小心水下有「耳」》的節目中,中國漁民在某港外海打撈的美國無人潛航器,據了解,被打撈出的這個無人潛航器最初被漁民誤認為是魚雷,但經過中國705所研究人員的鑑定後,確認為某型偵察用無人潛航器,實際上,這已經不是中國首次發現美軍在中國周邊水域布置的大量水下偵察系統了,就在去年12月15日,中國海軍在南海捕獲一艘美國LBS-G無人水下潛航器。軍事專家陳忠告訴記者,無人潛航器是指無人駕駛、靠遙控或自動控制在水下航行的作戰平台,也稱為無人潛水器或無人潛艇,可用于海洋偵察、反潛戰、水雷戰等多項任務。與常規潛艇相比,無人潛航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隱蔽性好、機動靈活等優點。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為了方便在中國南海進行作戰,美軍派出大批量的無人潛航器進行水下情報收集,這些LBS-G無人水下潛航器可以搜集水文資料,而海水的鹽分、溫度、洋流、深度等對聲吶的使用影響很大,有了這些資料,無論是潛艇作戰還是水面艦艇和海軍航空兵的反潛作戰,都會從中獲益。

實際上,美軍的無人潛航器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無人潛航器執行的情報監視偵察任務是通過對特定目標的探測定位和對相關海域的海底繪圖來實現水下作戰空間的可視化,換句話就是說,無人潛航器就在進行水下地圖的測繪工作,在水下,同樣有「水下山脈」和「水下河流」,只有弄懂水下的環境,才不至於在作戰中處處被動,讓熟悉水下地形的對手占據主動,據官方媒體2014年12月17日報道,在2014年海軍組織的一次實戰化緊急拉動和戰備遠航訓練中,海軍372潛艇突遇重大險情,當時,該潛艇遇到海水密度突然減小,因此潛艇巡航深度突然變大,艇體開始急劇下沉,這種現象被很形象地說,就是遭遇了「水下斷崖」,當時在指揮員沉著冷靜指揮下,全艇官兵成功化險為夷,但要避免遭遇「水下斷崖」,實際上就是要對水下環境了如指掌。

據了解,在執行戰場偵察任務時,無人潛航器可由潛艇、水面艦船、飛機以及岸上設施等多種平台進行發射,根據預先任務編程自主航行至指定位置進行情報搜集,必要時還可以根據指令進行位置變換以執行其他情報搜集任務。

上圖,為美國海軍潛艇部隊司令麥可·康納介紹核潛艇攜帶的無人潛航器,用於對抗敵方系統的示意圖,我們可以看到,美軍潛艇會在它國軍港外海潛伏待命,通過釋放小型無人潛航器執行監視軍港進出船隻、探測敵方反潛聲納陣列、欺騙和摧毀敵方軍用設備的能力。軍事專家告訴記者,由於無人潛航器體積小、機動靈活、隱蔽性好、水下探測能力強、能長時間遠距離巡航,所以無人潛航器可作為遠程水下探測網絡中的節點為艦船編隊提供相關水域的狀態數據,這裡的狀態數據就是指水下的海水密度、鹽度、溫度等等信息,並通過網絡與其他節點進行情報資源的共享。

另外,美軍在中國周邊部署的無人潛航器,還可對來自不同無人潛航器和其他探測傳感器的數據進行信息融合,以形成水下戰場態勢圖,在提高艦隊的水下戰場感知能力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軍事專家陳忠最後告訴記者,加快發展我國無人潛航器已經成為至關重要的大事,未來對敵方進行進攻性部署,才能有效提高部隊作戰能力。

航天君 2017-03-14 15:35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44862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