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戰略核飛彈部署東北的新聞被媒體炒作的沸沸揚揚,據俄塔斯社2月24日報道,俄羅斯高官佩斯科夫當日就網上曝光的疑似東風-41型飛彈部署在黑龍江省大慶市時表示,並不認為中國發展武力意在威脅(其他國家),即使報道被證明屬實,俄方也不會將其視為威脅。佩斯科夫強調,中國是俄羅斯的戰略盟友,雙方在政治、經濟和貿易等方面深入合作,俄方樂見俄中的友好關係,俄羅斯為什麼對中國在中俄邊境地區部署戰略飛彈持歡迎態度呢?東風41飛彈部署在東北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呢?軍事專家張強告訴記者,陸基戰略核飛彈是中國、美國、俄羅斯三大核國家的重要核威懾力量,我國的戰略飛彈傳統上都部署在中國內陸地區,如湖南、河南、青海、甘肅等地,這些地區遠離海岸線和邊境,有利於保持戰略武器的生存能力。
不過,中國將陸基戰略武器部署在東北地區顯然是對俄羅斯有絕對的戰略信任,而俄方反之亦然,這是中俄之間的戰略協作和戰略互信關係決定的。另外,在彈道飛彈防禦武器與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發展有效的對付飛彈防禦武器的突防技術和方法,從而保持並提高彈道飛彈的突防效能,是確保彈道飛彈繼續發揮應有的軍事作用的惟一途徑,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國戰略武器一項非常重視突防能力,而東風41重型戰略飛彈部署在東北,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提高突防能力,一方面,我方向美國發射戰略飛彈發射從東北經過俄羅斯和北極地區,到達美國北部各州的飛行時間明顯減少,這壓縮了美國進行反導攔截的準備時間,另一方面,東北地區茂密的針葉林區有利於戰略機動飛彈的隱蔽。除此之外,因為,中國的核武器總件數遠少於美國,在美國部署大量反導系統後,中國戰略飛彈的突防能力就變得非常重要,第一,東風41戰略飛彈的突防手段將是一種對美軍的強大威懾力量。有了多種可以用來對付美飛彈防禦系統的突防手段,將給美方的防禦造成一些不確定因素,使美方沒有防禦飛彈的足夠把握,從而降低其信心,起到威懾的作用。
其次,東風系列戰略飛彈的突防手段是「力量倍增器」。沒有突防手段,只能採用飽和攻擊的戰術,從而要求增加部署大量的彈道飛彈數量,而有了突防手段,則可以採用有限攻擊的戰術,使美方的防禦失去作用或至少降低其作用,節省作戰經費,達到更高的效費比。第三,中國提高自身東風-31A和東風-41飛彈的突防手段是不對稱戰略思想的具體體現。發展多種突防手段,不僅可以使美方防禦系統的有效性降低,而且還會迫使美方投入更大的經費來改進和完善其防禦體系,付出更大的代價。在進攻性武器上的低投入,可造成美方在防禦性武器上的高花費,這已被事實所證明。
近年來,北約國家近期已經調重兵進駐了德國、波蘭、拉脫維亞、羅馬尼亞、愛沙尼亞,這幾個國家幾乎全是俄羅斯鄰國。俄羅斯當前面臨的問題是在歐洲被北約國家拿槍抵住胸口的狀態。而東北亞地區,美國反導系統遏制中俄兩國的戰略飛彈的意圖越來越明顯。以俄羅斯現有的國力,根本無法在東西兩方進行暗中對抗,再加上烏克蘭東部局勢始終沒有得到一個平穩的狀態,這也使得俄羅斯在亞太地區與中國保持協作的關係成為一種必然,無論如何,對當今的俄羅斯來說,中俄是朋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