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得地,特朗普最近消沉了幾天。
尤其在中美關係上,一改前一段時間的冒冒失失,先發感謝函,又打電話來,恭祝中國人元宵快樂、雞年大吉,還在「一個中國」原則問題上改弦更張。
格外講禮貌守規矩,各方皆大歡喜!估計,中美雙方都在商量著新莊園會晤了。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美國總統,又暗暗揮起了屠刀。
美國時間23日,在接受路透專訪時,特朗普再次針對中國匯率問題表態,稱「中國是操縱匯率的『總冠軍』」。特朗普表示,雖然他並未兌現在就任首日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的競選承諾,但他對中國操縱本幣匯率的認定沒有「退縮」。
路透社報道稱,特朗普競選時就一再指責中國人為壓低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使得中國出口商品更加便宜,從美國「偷走」了製造業崗位。
特朗普宣稱中國是操縱匯率國,又說是中國人搶了美國人的飯碗,所以他要讓製造業回歸,把中國人搶走的就業崗位奪回來。這如果不是無知的話,就是一種煽情的競選策略。
美國總統特朗普
為什麼?因為美國工人丟掉的飯碗並不是中國人搶走的,是1971年8月15號美元與黃金脫鉤後,美元成了美國最賺錢最廉價的特殊商品,它向外輸出美元就可以獲得巨大的利益,這個時候美國中低端產業就當然在自己國內活不下去了。
因為在美國生產任何一個產品的成本,都會高於生產美元——一張綠紙的成本,美國的企業難道可以不要利潤麼,這樣美國只好把其國內已經變成夕陽產業、垃圾產業的製造業轉移到勞動力密集型的國家去,直至最後轉移到中國。
可以想像的是,特朗普這一發飆,估計美國財政部官員又驚出了一身冷汗。
因為作為最高領導人的總統,直接指控其他國家操縱貨幣,非常罕見,這是赤膊上陣啊。
看似御駕親征,實則也失去了迴旋餘地。
但這卻是特朗普的風格。一點就爆,說打就沖,先過把癮再說。
一場血雨腥風,在所難免。
畢竟,在競選的時候,特朗普就大打中國牌,聲稱自己一旦執政,第一天就會把中國定義為貨幣操縱國,還要對中國商品徵收45%的高關稅。
現在已經一個多月過去了,特朗普還沒動靜,路透社可以專訪特朗普,CNBC只能問問努欽先生。
努欽畢竟也是老江湖,他狡詐地回答:我們會按規則辦事。
美國財務部長努欽
他的原話是:
「我們會根據財政部的一套程序,全面審視匯率操縱情況。我們會走完程序,就像以前一樣辦事,在沒走完程序之前,我們不會做出結論。」
意思很明確:
第一,我們按規則辦事,4月15日財政部才會發表匯率報告,沒評估前,我不能亂說話。
第二,我們也是蕭規曹隨,不是心血來潮。這個程序,是歷任政府都遵循的,我們自然也不會例外。
第三,這其實為特朗普圓場創造了模糊地帶。畢竟,特朗普以前說操縱,他的權威要顧及;但現實是現實,頭腦也一定要清醒。等到幾個月後,出來個和稀泥的結果,大家也都有心理準備。
哪知道,幾乎同時,特朗普就大放厥詞,等同於給他狠狠地甩了一個耳光。
你說還不清楚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我說中國是操縱匯率的大行家。
這當然是在罵中國,但實際也是在罵努欽啊。
在特朗普手下當差,財政部長也不好乾啊!
由於按照法律規定,一旦美國正式認定:中國操縱了貨幣。毫無疑問,中美將陷入一場全面的貨幣戰和貿易戰,美國將對中國商品制裁,比如施加懲罰性關稅;為尊嚴更為利益,中國也會採取反制裁。
特朗普又在叫囂打貿易戰
第一,指責中國操縱貨幣,是特朗普的既定政策。年紀越大,態度越古板。他記得牢著呢,指望特朗普選擇性遺忘,或者唾面自乾,只能是夢想。
第二、特朗普完全是雞蛋裡挑骨頭。要知道,人民幣現在是高估,而不是低估。IMF就認為中國匯率很得當,美國去年10月份報告也認可人民幣當前匯率。事實上,沒有央媽在努力,人民幣應該貶值更多。
第三、匯率問題,應該只是特朗普談判的籌碼。對美國來說,貨幣戰、貿易戰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高度關注自己口袋的特朗普,不會輕舉妄動,但這是他的一個籌碼,以此逼迫中國在其他方面作出更大讓步。
一方面笑容可掬、拜年賀喜,另一方面殺氣騰騰、漫天要價,這就是特朗普的軟硬兩手。作為一個喜歡揩油的老手,軟的不行來硬的,硬的不行施軟功。反正他經驗豐富,收放自如。
在過去30年里,美國人老是說中國搭美國的便車,可我們搭它的車給它交了多少利?美國人可以算一算,近二十年來,中國每年對美國出口上千至數千億美元的產品,基本都是低端產品:一件襯衣2美元,玩具2美元,然後美國人將這些產品加價十幾美元到幾十美元不等再賣出去,最後構成美國每年幾萬億GDP的幾分之一。如此昂貴的搭車費這能叫搭便車嗎?特朗普作為一個商人,他真的不懂這些麼?
操縱匯率更是無稽之談。沒有中美間在匯率上這麼多年的默契,美國人能源源不斷地享用中國的廉價商品嗎?如果特朗普不懂這一點,他就不是合格的商人;如果他懂卻偏要這麼說,只能理解為他是以此為說辭撈選票。
日本就是美國的「狗腿子」
美國總是想選擇一個對手,好讓自己的神經繃緊。但選中國做對手最終將證明是一個失誤。因為美國人在跟中國對抗中獲得的利益遠不如在與中國合作中獲得的更大。為何這麼說呢?給大家解釋一下:
如果美國沒有與中國的經濟合作,特朗普所承諾的恢復美國實體經濟,基本實現不了,因為即使特朗普宣稱要對在美國開辦企業減稅,並對進口產品徵稅45%,但這仍然無法使實體經濟滿血復活,因為美國勞動力成本遠高於中國這樣的國家。有些人認為美國可以用機器人實現實體經濟復活,可這就無法兌現特朗普要奪回就業崗位的諾言,解決美國的就業率問題。如果實體經濟恢復不了,特朗普只能重新去跟華爾街和解,那麼美國就要重新回到用美元獲利的老路上來。
而在我看來,特朗普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都並沒能理解美國經濟的內在矛盾,即恢復美國實體經濟與輸出美元之間是矛盾的。美國要向全世界提供流通貨幣並從中獲利,他的辦法就是要通過貿易逆差方式來實現。而他要恢復實體經濟,他的產品就要帶來順差,順差本身對於通過逆差輸出美元利益就是個抑制,所以對這點特朗普似乎還沒有想通。
不管怎麼說,雖然特朗普這次又將「屠刀」對準了中國,但我們並不畏懼。並且,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發現,美國越是挑釁,中國越是強大!逆流而上,遠比順流而下來的更加真切!下面就簡單列舉一下特朗普上台後幫中國的幾個大忙:
民族大團結
第一:增強了中國人民的團結力和凝聚力!
打個很簡單的比方:山間流淌的小溪,大家都見過吧。現在的美國,就是一朵急流而下的浪花;而中國,則是逆流而上潺潺細流,雖然不太明顯,但總有一股力量推動著它前行。那麼,雙方總會在一個節點上相遇,而那個節點,就是現在。短暫的相遇過後會發生什麼?浪花繼續順流而下,細流繼續逆流而上!
雖然特朗普叫囂著要和中國打貿易戰,不過也只是叫囂,他敢嗎?僅2016這一年,中美經濟關係就幫助美國提供了260萬個工作崗位,給美國GDP貢獻了1.2%,更不用說保持了美國物價穩定,讓每個家庭都節省了2850美元的開支。而且,一旦貿易戰開打,影響到百姓生活水平,美國百姓會把責任歸罪到特朗普政府,並在2018年的中期選舉中進行懲罰。而在中國,百姓則會把責任歸罪於挑起貿易大戰的美國,反而增強了國內的團結和凝聚力。
第二:送中國實現統一的機會!
過去美國可以打價值觀牌、亞太盟友牌、歐洲盟友牌、TPP經貿牌、南海牌。但現在,特朗普不僅在價值觀和經濟利益上與歐洲盟友高度對立,就連亞太盟友如澳大利亞也是雙方交惡。特別是特朗普主動放棄TPP,不僅把一張好牌扔掉,還極大的破壞了亞太盟友對美國的信任。現在除了屢被打臉的日本仍然對美國痴心不改,其他國家都在改弦易轍。即使美國仍然要打南海牌,已經沒有一個國家願意追隨了。
但是說歸說,他到時候會怎麼做,就不得而知了(畢竟「大嘴巴」不是浪得虛名)。歸根結底,特朗普作為商人出身,在利益方面,還是和傳統政治人物有很大的不同。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他用中國的利益去和中國交換,實在是無本生意。對於像他這種精明的商人而言,這種「大好事」肯定會忍不住去做的,只不過是通過放棄台灣、支持統一來換取中國的巨額回報。也就是說,在特朗普執政期間,中國是有可能實現統一。
中國「一帶一路」建設
第三:推動中國走向世界的舞台!
上文中提到過了,特朗普上台後一系列的動作讓盟友們心寒,退出TPP極大的破壞了亞太盟友對美國的信任。這也讓各國重新認識到了不能在一顆樹上弔死的簡單道理(除了那個最最「衷心」的安倍晉三),而中國,就成了那些「受難國」的「溫暖港灣」。
2月17日,外交部長王毅在德國慕尼黑出席第53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會議上,王毅部長這樣說道:無論在哪個時代,大國和睦,世界就能和平穩定;大國交惡,世界就會衝突動亂。面對當今各種全球性挑戰,大國應當以人類和平發展的大局為重,攜手合作,同舟共濟,為世界各國遮風擋雨,而不能各自為政,獨善其身,甚至相互對抗。中國歷來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我們願與世界其他各國和平共處,真誠合作。
就是中國兌現大國承諾的真相寫照。「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多來,建設進度和成果都超出預期,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和支持。特朗普所拋棄的,正是我們所堅持的。就是因為有了美國獨善其身的例子,才鮮明的對比出了中國張開雙臂擁抱世界各國的慷慨和大方。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道路和模式,也不存在什麼「歷史的終結」,中國本著相互尊重的精神,交流互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就是:我有肉吃,你也有肉吃。
中國人希望跟美國合作是要互利共贏,尤其是經濟層面的合作。美國卻擔心會養虎貽患,非要攆中國下車。中國對於中國以外的地區沒有擴張訴求。美國人就是不相信,所以必然對中國產生戰略誤判,並在誤判的方向投放大量戰略資源,這樣就會加大美國維護霸權的成本,而這也導致中國不得不對這種美國的錯誤進行應對,同時也加大自己應對美國的戰略投放。
中國崛起
因此美國圍堵中國的政策害人又不利己,這也看出來美國的政治家越來越短視,缺乏長遠的政治眼光。
對中國來說,怎麼辦?
還是那句話,保持戰略定力、戰略自信、戰略耐心,特朗普的車軲轆話,有些不必理睬;但他的小動作,那就來而不往非禮也。特朗普有他的籌碼,中國也有自己的優勢。
下棋要找高手,弄斧要去班門。我總覺得,碰上特朗普這個混不吝,也不是一件壞事,反而可以大大提升中國外交的鬥爭水平。
今年5月,中國將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將是中國為全球合作與全球治理作出的又一次重要貢獻。而美國,已經沒有了這樣的資格。而就在昨天,一個讓中國、德國等貿易大國歡欣鼓舞,但讓美國總統特朗普、法國總統競選人勒龐等貿易保護主義旗手為之沮喪的重大消息公布了: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以來首個多邊貿易協定正式生效!
這份協議意味著什麼?它能夠使WTO成員國貿易成本平均減少14.3%,帶動全球GDP增長9600億美元,增加2100萬個就業崗位。尤其是對中國這樣出口產品利潤並不高的的貿易大國,成本的大幅降低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
目前,中國在世界上正呈現著一呼百應的姿態。待航帆揚起,中國的光輝照耀全世界,就如同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吸引著世界各國登上由中國掌舵的「光明之船」;康莊大道上,不會再現美國高大的背影,有的只是,中國和世界各國肩並肩、攜手共進的美好畫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43929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