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來霸主,要控制南海,遏制中國,掌控盟友的命運,中國要看你呢?

韓英倫| 2017-02-22| 檢舉

南海,東海方向,誰要攪這個局呢?地球人都知道一個是山姆大叔,一個是日本。特朗普上台後,聲稱「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然而我們要看到一個本質現象,二戰以來的美國干涉他國內政、踐踏他國主權的霸權本色,形式上不斷的翻新,內容上不斷跟進,本質上一成不變。日本近幾年來跳得厲害,特別是安倍上台以來,修改和平憲法,推進日美安保條約,採購美國先進戰機,自行研製隱形戰機,協同美國打造第一島鏈等,為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增加了不安定因素。然而這些都無濟於事,因為我們有了一支強大的海軍。

在中國,南海事關兩個人,一個是在祖國的南海邊畫圈的,一個是在南海里試水的。畫圈的是加整了國民經濟的發展,試水的,是加強了南海的開發利用。後期南海島礁的開發,礁盤的加固等都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一個國家建設礁盤的能力足以見證這個國家的實力和優勢,這一建設再次創造了中國速度,讓世界驚呆,後來才有美軍強撞南海,我們悶聲大發財,低調才是最牛逼的炫耀。

海軍很重要,沒有強大的海軍,中國的漁民就會失去傳統的打漁場,曾經的越南、菲律賓海軍驅趕或者扣壓甚至槍擊中國漁民的現象讓中國漁民蒙受了大國寡民的屈辱,大而不強才是我們的硬傷,國家之間面對面的實力較量還是要點傢伙事,那些戰略武器這個時候是愛莫能助的。中國海軍為南海的漁民護漁,讓中國的漁民在那一刻真正的揚眉吐氣起來。

中越海戰

南海自從上世紀70年代就一直開始折騰,迫於中國當時的實力,用幾艘小舢板去跟人家大軍艦拼,在沒有裝備和技術優勢的情況下,靠勇氣與戰術取得了勝利,成功奪回了西沙。這次海戰其實是險勝,有幾分僥倖。這一戰,其實打出了中國人的悲鳴,自甲午海戰之後的一百五十多年間,中國從末有過強大的海軍。海軍為什麼難建,難就難在海軍是有傳統的,十年陸軍,五十年空軍,百年海軍。海軍每一艘艦艇都是一個獨立的作戰單元,全方位立體防護,多技術兵種密切協同,大縱深獨立保障和作戰,電子戰攻防戰毫不間斷,戰技術優勢要聯合運用,需要一代一代海軍積累優良的軍政素,這樣才能算得上一去成熟的海軍,所以,俄羅斯海軍軍旗一直沿用1668年開始懸掛的安德烈海軍旗,這就是傳統。

中國海軍

解放戰爭之後,囿於中國的技術發展水平和經濟實力,海軍一直沒有發展起來,但一直在努力進行技術儲備,不停的造樣品,不斷的在技術上實現超載,從動力系統、電子系統、保障系統等都有了前所示有的發展,所以在二十一世紀之初,才有了海軍的迅猛發展。回顧中越那次西沙海戰,取勝之後的中國人並沒有多大的喜悅,沒有拿出勝利者的姿態耀武揚威,勝利這個詞對中國人來講更多的代表著沉悶的思考和沉重的復興腳步。當時海軍官兵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甲午海戰之後,中國海軍為什麼一蹶不振?行將退役的軍艦還能扛多久?什麼時候才可以揚眉吐氣的擁有自己的航母艦?這不是章回體小說,說一段就結束了,而是一支海上悲愴的奏鳴曲我們彈唱了一百多年。回想建國之初海軍司令員向漁民借船出海的心酸,誰的心頭不會產生沉重感呢?由此,我們認識到了一個道理,我們只有卯足力量加油干,向科技要技術,向勇氣要力量,向實力要產能才是我們的出路。

後期,中國精兵減政,特別是海灣戰爭打響之後,中國海軍突破了最困惑最壓抑的時期,全方面的建設了自己的強大的海軍,雖然總噸位還處於弱勢,但有技術優勢和產能優勢,為中國海軍的後來居上做了堅實的鋪墊,進入二十一世紀,成為中國海軍的黃金髮展期。現今,任何一種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技術上不差任何對手,有的甚至更強。強大的中國海軍是我們的底氣。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中國軍事力量的崛起讓一個大國坐不住了,他們認為搭了他們的順風車還要準備跟他對著干,那還不得乘著中國翅膀沒長硬趕緊收拾收拾。拿什麼問題著手呢?南海,這個已經不穩定了幾十年的因素倒可以大加利用。而且,菲律賓的時任總統使點眼色是可以推向前台,背後還有個安倍只要一提日美安保條約就可以做文章,於是,這個國家就開始導演了一出出鬧劇。最後,綜合各類因素,還是自己出馬,因為那些國家根本不頂用,找了個「保護通行自由」的旗號開始正式登上前台。

南海出海盜了嗎?不是出海盜了,而是海盜真的來了。美國為何一定要打著「保護通行自由」的旗號插手南海問題?原因太簡單了:南海地理位置特殊,是連接太平洋沿岸與非洲、中東的主要航線,是中國乃至周邊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的生命線。在美國眼裡,介入南海絕非是「保護通行自由」那樣簡單。控制南海,一方面能夠遏制「對手」中國,另一方面則把盟友的命運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沒承想跳出個朝鮮,讓他著實抓不著頭腦。做慣了世界警察收拾了無數小國家的山姆大叔還真不習慣有人跟他對著干,於是薩德防禦系統應運而生。圍堵中國,擠壓中國,壓縮中國的發展空間才是他們真實的目的。美軍雖然來了,但顯然來晚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42681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