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統治」海洋?港媒:美戰艦總噸位是中國5倍

韓英倫| 2017-05-14| 檢舉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月5日發表題為《最新研究表明中國大步走在統治海洋的路上》的文章,作者為戴維·多德韋爾,編譯如下:

有些事實是一目了然的,有些卻需要回味才能領悟,不管它們原本應該多麼直觀。因此近日宣稱中國現在將「統治」海洋並成為世界海洋超級大國的竟然是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研究團隊——該團隊得到了《金融時報》的資助。

這個結果再明顯不過了。中國當然應該是全球海洋超級大國。它擁有超過9000海里的海岸線,是世界最大的海洋漁業國之一,並且作為世界製造工廠還擁有全世界最繁忙的10大港口中的6個。

不過國王學院的研究走得更遠,它暗示中國正在展開一項全球努力,以期控制世界海洋航道,並把其龐大的商業航海基礎設施發展成為全球性軍事能力。

毫無疑問,如果你置身唐納德·特朗普的作戰室,躋身於南中國海上的越南或菲律賓漁民群體,抑或大致傾向於相信中國是一個具有「惡毒意圖」的國家,也許會對這個故事肯定會產生強烈共鳴。

然而,中國真的正在悄悄地建立其全球海洋控制嗎?或者說,國王學院團隊生動描述的那些新事態更多是中國崛起為全球主要貿易經濟體的自然結果?在目前這個時刻——並且冒著可能被指責為天真的中國辯解者的風險,筆者看到更多的是表明後一種狀況的證據。

今天中國的全球海洋影響是驚人的,但談論中國挑戰美國作為世界海洋警察的地位還為時尚早。當然,倘若我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長官,我會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隨著中國在上世紀70年代走出自給自足的狀態,進而成為世界上最大貿易國家之一,中國港口以及中國商船隊的崛起不應令人意外。2000年中國擁有世界50個最大港口中的5個,而今天則擁有世界10大港口中的6個。今天中國企業擁有或者投資了全世界50個最大港口中的30個。這30個港口——包括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斯里蘭卡的科倫坡港、非洲之角的吉布地港和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去年處理了全球貨櫃運輸量的三分之二,2010年時的比例為41%。

據國王學院團隊稱,香港和內地港口企業在過去5年中投入了近460億美元購買全球40個港口的經營權。在筆者看來,這似乎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自然結果。但是防務或戰略強權的分析師們無疑用的是截然不同的稜鏡。

當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中國新建或投資的港口中有許多現在將為中國海軍艦艇提供停泊,或者具有雙重用途的潛力——尤其是在瓜達爾港和吉布地港——的時候,他們開始變得呼吸急促。一名印度研究者指出:「中國正在外國港口建造的設施本身具有雙重用途,它們表面上是商用的,但可以很快升級用以執行重要的軍事任務。」

即便如此,我們應該在多大程度上感到擔憂?需要指出的是,艦艇總載重噸位達340萬噸的美國海軍擁有的海軍裝備比排名緊隨其後的9大海軍加在一起還有多。擁有77萬載重噸位的中國海軍的規模只有美國的五分之一。

防務分析家們還對中國海警的發展表達擔憂。擁有超過200艘艦艇的中國海警艦隊的規模幾乎是日本海警艦隊的3倍。但在擁有超過9000海裏海岸線的情況下,這又有什麼特別的呢?美國擁有1.24萬海裏海岸線,其海岸警衛隊艦隊有1400艘艦艇。

當然,中國海警正在一個天生比美國周邊海域更加敏感的海洋地區內活動,該地區有很多具有全球重要意義的航道,以及南中國海周圍的無數爭議區域。

國王學院研究在目前這個時刻的「披露」並不等同於有任何真正可以稱之為「明確而近在眼前的危險」的東西。但是中國海洋力量的發展步伐——包括在太平洋及以外區域——是驚人的。目前,(有關中國)「惡毒意圖」的證據是微弱的,不過現在需要對海洋力量的均勢小心關注。(編譯/曹衛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4154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