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中國海軍航母發展舉世矚目,但從2017年開始我們將看到海軍更大的發展,尤其是在近日集中曝光的中國常規潛艇、戰略核潛艇、攻擊型核潛艇方面。有分析指出,中國海軍刻意優先發展航母是提高自身與美軍的作戰實力,而中國海軍真正的王牌武器其實並不是能夠肉眼看到的航空母艦,而是逐漸形成的「水下大長城」。
水下長城的基礎:常規潛艇

常規潛艇方面,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道稱,中國正在武漢造船廠舾裝三艘041型元級潛艇,該型潛艇是目前中國最新的常規水下攻擊型潛艇,排水量3600噸,裝備6×艦首533mm魚雷管、鷹擊-82潛射反艦飛彈。美國軍事專家指出,中國仍然在發展常規潛艇與美軍不同,中國利用複雜的近海環節發展大量的常規潛艇作為水下攻擊和防禦力量的基礎,建立一道水下基礎防護網絡。

中國不光自己用,現目前也開始出口國產常規潛艇,要知道能夠出口潛艇的國家並不多。泰國《世界日報》24日確認稱,泰國將於今年內以「政府對政府」的方式從中國採購首艘S26T型潛水艇,採購預算為135億銖(約26億人民幣),已獲泰國家立法議會批准。一艘中國造潛艇近四億美元,這個價格足以令俄歐等常規潛艇出口國眼紅。
目前,中國海軍大約擁有「三代同堂」的60多艘常規潛艇。老舊的035型明級10多艘,039型宋級10多艘,最新的041型元級約20艘,以及從俄羅斯引進的2艘877型和10艘636型基洛級潛艇。這些常規潛艇組成中國水下力量的基礎,但重頭戲仍然在後面——新型戰略核潛艇。
水下長城的核心:戰略/攻擊型核潛艇

近日,中國軍事論壇出現了一張疑似094A戰略核潛艇的圖片,而從圖上來看,整體變化較大,有美國媒體表示,中國海軍094A核潛艇綜合性能僅次於美國、俄羅斯、英國和法國,已經可以處於亞洲第一世界第五的位置。094型現在有4艘,094型戰略飛彈核潛艇仍然只有12個發射筒,而美國和歐洲的現役核潛艇通常都是16-24個。數量如此之少的戰略彈道飛彈可能沒法有效的威懾敵人。從飛彈數量上來說094的作戰能力只相當於美國或蘇聯上世紀60年代末的水平。不過,中國已經公布了一種攜帶24枚潛射飛彈的核潛艇圖像,從結構上來看仍然很象092/094。這表示下一次的升級型號096將攜帶更多的核彈頭。

除此之外,093攻擊核潛艇的水下排水量相比091有了大幅增加,從後者的4500噸提升到6000噸以上。此外,093攻擊核潛艇的最大潛深也從091的200米增加到400米。093A攻擊核潛艇還有一處重大改進,就是在圍殼後部單獨設置了8單元巡航飛彈垂直發射裝置,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利用魚雷發射管進行發射。這一設計主要的目的是使得巡航飛彈彈體直徑不再受魚雷發射管口徑的限制,從而可以發射彈徑更大、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遠程巡航飛彈。

西方中國軍事問題專家一般認為,094將裝備中國最先進的巨浪-2型彈道飛彈,該飛彈最大射程8000公里,彈頭為分導式,可攜帶3-6個分彈頭,在估計每個彈頭爆炸當量為20萬噸TNT的情況下(即不攜帶戰略核彈頭),一艘094可裝備12枚。而即將出現的中國下一代096戰略核潛艇將裝備24枚左右的潛射彈道飛彈。

但也有分析指出,美軍正在發展的哥倫比亞核潛艇減少了飛彈發射單元,將原有24個減少到了16個左右,這一點也可能被中國海軍借鑑,因為美軍在長期的使用攻擊型核潛艇時發現,過多的攜帶核彈並不是簡單的事情,特別是現目前根本不需要形成如此強大的威懾力,但這一切都是美軍有龐大的海軍作為前提,中國仍然要著重發展戰略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