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的進展令所有人感到興奮,這將是中國海軍邁入大洋的又一決定性勝利。那麼,第一艘國產航母,將會起什麼名字呢?它的航空戰鬥力又究竟如何。
關於後一個問題,英國《簡氏防務周刊》進行了預測。其認為,中國國產航母將是「瓦良格號的優化改進型」。其最大排水量將往上浮動至60000噸左右。俄國特色的重型反艦飛彈、大量的防空飛彈將從中國航母的設計中取消:「中國人希望打造的是美國式的航母核心編隊,並不希望追隨蘇聯載機巡洋艦」。
《簡氏防務周刊》還認為,機庫和甲板布局的優化將極大提高中國國產航母的航空戰鬥力。通過換裝全新的電子器材,以及對功能布局的重新構建,國產航母的艦橋尺寸大大減小。再加上甲板上的升降機、起飛點、攔阻索的重新設置,既能提高航母甲板停放飛機的數量,又能提高出動效率。
文章作者估計,在甲板總體尺寸與遼寧號大致一樣(全長大概300米出頭)的情況下,中國國產航母的出動效率將大為提升。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的極限每日出動效率達270架次(全天連軸轉的峰值),庫茲涅佐夫級如配齊艦載機和飛行員,大約不及其二分之一,也就110架次這樣。遼寧號對庫茲涅佐夫級的部分結構進行了優化,出動效率略有提高。國產新式航母則針對遼寧號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再次進行了優化,應該可以達到極限150架次的水平:這對於一艘6萬噸的滑越起飛航母而言,已經十分難得了。
說完性能,第一艘國產航母的命名也是引人注目的問題。其實通過中國海軍戰艦命名的相關規則,也可以進行推斷。
航母屬於巡洋艦級別,按照我國海軍命名規則,用省級行政區劃來進行命名。遼寧號的命名也遵循了這一原則。至於為何那麼多個省裡面,選擇遼寧,原因也顯而易見:遼寧大連的造船廠是賦予它生命的地方。
第一艘國產航母,自然也會用省級行政區域的名字來進行命名。當然,因為其也是在大連船廠進行施工,顯然不可能再遵循遼寧號用出生地進行命名的習慣。有幾種推測,一種認為會命名為北京。中國自產的第一艘航母用首都的名字進行命名,倒也實至名歸。也有推測會被命名為海南,因為第一艘航母可能被布置於該地,體現我國對南部海域的重視。還有幾種推測也認為,會用可能部署的省份的名字進行命名。
一些認為可能會用人名進行命名的推測,是不可靠的,因為這不符合我國對軍用戰艦的命名規範。海軍中用人名命名的戰艦,多為訓練艦和試驗艦。最為著名的當屬鄭和號訓練艦,還有諸如畢昇號訓練艦、華羅庚號武器試驗艦等等。
我國海軍軍艦的命名中,地名是絕大部分。比如驅逐艦多用大中型城市進行命名。比如052D的昆明艦、合肥艦、長沙艦、銀川艦等等,很多都是省會城市。051B的深圳艦,則是改革開放中最為著名的城市。護衛艦用的城市名則多為中小城市,獵潛艇等用縣級單位命名。船塢登陸艦多用山的名字命名。不過大部分潛艇則沒有公開的名字,只有編號,與其他國家區別很大。
未來中國能否擁有平直甲板加彈射器的重型核動力航母,值得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40794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