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在美洲大陸上一家獨大,因為美國太強,導致其他國家存在感太弱。不過有一個國家,即使我們不常常想起,美國也絕對不能忘記,想起來如骨鯁在喉……
這個國家就是加拿大。加拿大,這個在我們眼裡充其量只算二流國家的國家,沒有重大事件,也不引世界側目,但是它是強大的。
加拿大面積比中國大一點,是個大國。中國地多,人更多,加拿大地多,人卻不多,人均占地面積中國只能望其項背。加拿大的資源儲備也不比中國差,僅石油一項,就占據世界第二。

這樣一個國家就在美國附近,美國很有一種「臥榻之側」的恐懼感。美國人一項重視自己的安全和地位,加拿大就在美國家門口,是一個安全隱患,就算加拿大沒啥想法,美國也睡不著覺。

美國是否對加拿大動過手呢?
答案是肯定的。美國不僅想侵占加拿大,還不止一次動過手。美國對加拿大發動國幾次戰爭,不過沒能得手。是美國軍事力量不夠強大?美國是個軍事強國,世界憲兵,軍事力量毋庸置疑。在二十世紀無數次戰爭中,美國以網絡先進技術取得輝煌的成績,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顯然美國足夠強大,但加拿大實力也不弱。
美國是個以武力國的國家,別看整天宣揚正義自由,但其實美國很重視拳頭是不是夠硬。主要是加拿大也很強大,軍事力量不弱,因為加拿大人身處北方,比美國更加剽悍,所以不好打。加拿大每次都能完美的粉碎美國侵略的陰謀。
在美國建立前兩年,美國曾對加拿大發動了軍事進攻,戰爭的導火索是英國。英國在加拿大公然推行新法案,而且還指出,俄亥俄州歸屬加拿大管轄。英國激怒了美國,俄亥俄州是美國管轄的州,英國也想來分一杯羹?再說,美國早就看著加拿大不順眼了。美國組織一支軍隊,對加拿大發動野蠻的進攻。

開始美國的攻勢很猛,迅速拿下了蒙特利安,加拿大總督嚇得跑到國外去了。但沒過多久,加拿大人就開始實行報復,美國迅速地失去蒙特利安,美國就知道了,原來加拿大並不是軟柿子,加拿大不好惹。

慘痛的教訓讓美國老實了很多年,再也沒敢跟加拿大死磕。
獨立戰爭後,美國瞄準了英國,不能打加拿大就得報復英國。如果美國趁英國和法國打仗,去騷擾英國,英國一定自顧不暇。如果美國打贏了英國,就能把加拿大也划進美國版圖。美國的如意算盤打得很響,連做夢都能笑醒。
1812年,美國進攻了加拿大。

美國再次體會到加拿大的厲害。戰爭一開始,美國就陷入了被動。
加拿大人作戰十分勇猛,美國指揮戰爭的將軍都被加拿大滅了。
加拿大和英國一路來勢洶洶,不僅把美軍趕出了加拿大還一路打到白宮,美國汗毛倒豎,嚇得要命。這時美國人民組織起來,全民抗戰,才收復了失地。
這次戰爭讓美國吃了大虧,顏面盡失,從此看見加拿大人就恐懼,對加拿大敢怒不敢打。

美國對加拿大的敵意始終存在著,除了這兩次戰爭,還有第三次戰爭,不過美國一直在準備,總覺得不夠完善,一直沒動手。
加拿大也不是毫不畏懼的,畢竟真打起來,運氣還是要占幾分的。加拿大前兩次運氣好,第三次不一定,何況美國也是有軍事力量的。
迫於美國壓力,加拿大一直沒宣布獨立,儘管它有這個資本。加拿大一直留在大英國協內,承認自己的英國女王統治下的一個自治區。

如今加拿大如同一根刺,扎進美國北方的鄰土,這個不怎麼「友善」的鄰居,一直讓美國很憤怒又無可奈何。所以說一個國家要想平安快樂的存活下去,不是看對手有多強,是看你有多強。
有時候拳頭的力量是最有效的,所謂禮儀,謙讓,不過是不夠強大的權宜之計罷了。
作者:月小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40357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