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因為不用考慮人的承受力,各種動作都可以做得比有人戰機更加厲害。同樣的,因為上面沒人,無人機也經常被用作一些「見不得光」的神秘活動。
美國一直對中國西北地區的核工廠和核實驗基地給予高度關注,甚至還一度萌發過運用外科手術式打擊直接摧毀中國核基地的念頭。儘管最終武力無疾而終,美國卻一再出動偵察機直接對我國西北進行偵查,試圖掌握我國核武器研發的最新動向。

一開始,在60年代初,美國採取的方式是讓對岸飛行員接受美國培訓,駕駛U2高空偵察機對大陸縱深進行偵查。這樣,即使被擊落了,美國也可以推脫是對岸而不是美軍的行動。不過,我方裝備S-75和紅旗-2式防空飛彈的部隊卻多次擊落U2飛機,宣告了此路不通。後來,美國還多次運用亞音速的火蜂式無人偵察機滲透入我國進行偵查,但也被我戰鬥機和防空兵部隊擊落多架。美國人決定:要換上一個厲害的東西給解放軍瞧瞧。
以神秘著稱的臭鼬工廠基於科幻般的SR71超音速偵察機,研發出了它的「無人縮水版」:D21式無人偵察機。與人們印象中無人機廉價、緩慢的樣子不同,D21可謂是無人機中的貴族。

D21全盤繼承了SR71的設計,最大飛行速度竟然達到了3.6倍音速!這在今天也是十分令人驚詫的數字,速度甚至超過了很多防空飛彈。其最大飛行高度達到了3萬米,最大航程則超過了5700公里,足以對很多國家的國土縱深進行偵查。D21的偵查模式和SR71很像,憑藉超高速和高空飛行能力,直接強行突破對方的防空網絡,對其要害地區進行拍照偵查。因為無人駕駛,其體格比SR71小很多,加上光滑的機體表面,當時的雷達甚至連發現它都很難。
當然了,如此厲害的無人機,造價也令人驚詫。為了達到需要的高性能,整架飛機採用全鈦合金打造。以70年代的幣值計算,一架D21的造價超過700萬美元,約合現在的4200萬美元,超過2.8億人民幣!更為土豪的是,這種飛機是一次性使用的,因為當時的遙控技術水平還不足,美國人通過大型轟炸機飛臨敵國附近釋放D21,D21按照預定程序完成任務並返航,但卻完成不了降落,只能在預定空域將偵查膠捲空投下來,飛機廢棄。

D21進行了4次偵查行動,全部針對中國西北的核彈基地,不過其最終結局大都很尷尬:第一次發生在60年代末,D21完成偵查任務後,程序出了故障,沒有拐彎返航,而是繼續朝西北部飛行,飛進了俄國。然後油料耗盡後墜毀,被俄國人了撿了個正著。蘇軍戰機當時的航空材料不如美國先進,這架凝結了美國航空工業最新成果的無人機無異於天降大禮包。
第二次,D21成功返航,投下裝有膠捲的內艙。但尷尬的是,這個內艙掉入了太平洋,讓海軍找了好一陣才找到。然後分析人員查看膠捲後,卻沒有發現任何有價值的內容。第三次是D21難得任務成功的一次。

第四次恐怕是D21歷史上的巨大失敗。其在完成偵查後返航的過程中,航路程序發生問題,開始無目的地亂飛,最終因為燃料耗盡墜毀在雲南的西雙版納地區。因為油料沒了,飛機掉下來時姿態也比較柔和,D21以較為完好的姿態被中國繳獲。這對於當時落後的中國航空工業而言,作用簡直無法估量:D21採用了美國最先進的航空材料、結構設計、燃料和電子系統,這些都被我方照單全收。其內部的膠捲也被我方查看,了解自己核工廠的偽裝情況。更為諷刺的是,進入新世紀後,這架D21的殘骸被公開展覽在了北京的航空博物館裡。
事到如此,美國人已經徹底醒悟了:這種性能不可靠無人機,不僅耗錢,一旦掉在敵人領土上等於就是在無償送技術:本來D21是有自毀系統的,但同樣故障頻頻,基本沒有起到過作用。
70年代中,美國退役了D2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