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掉美軍王牌偵察機:中國這武器拿下5殺

近日,隨著發改委的油價下調,美軍的一架U-2高空偵察機應聲而落。「戰略防空發改委」果真名不虛傳。說起U-2,它可是中國的「老朋友」了。這款美國空軍最重要的偵察機,被解放軍打下5架,成就了我地空飛彈部隊的赫赫威名。今天,迷彩虎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我軍與U-2的那些事兒。

U-2是洛克希德公司秘密部門「臭鼬工廠」研製的戰略偵察機,1955年8月首飛,1956年裝備美國空軍。U-2可以爬升到27000米高空,該機服役之初,沒有一架戰鬥機能飛到這個高度對他進行攔截。50-60年代,U-2對蘇聯、古巴、朝鮮、中國、越南等國家進行多次偵察,如入無人之境。

U-2戰略偵察機

60年代初,美國向台軍提供了當時最新型的U-2型偵察機。從1962年1月13日起,U-2開始進入大陸偵察,至6月底共出動11架次,活動範圍除新疆、西藏外,遍及全國各地。

我軍當時只有用蘇聯進口的薩姆-2地空飛彈才能夠得著2萬多米高空的U-2。薩姆-2飛彈是半固定式的,它的用途是要地防空,龐大而複雜的裝備非常難以機動。當時僅有的3個地空飛彈營都在部署在北京周邊保衛首都,而在北京「守株待兔」,碰上U-2的機會幾乎為零。

這款美國空軍最重要的偵察機,被解放軍打下5架怎麼辦?

空軍領導大膽決策:與其守株待兔,不如退而結網,將固守北京的地空飛彈營拉出去機動設伏。

1962年6月27日,地空飛彈二營奉命撤出北京開始機動作戰。撤出陣地、進入陣地;裝車、卸車;摩托化行軍的上坡、下坡、轉彎、涉水;各種氣候條件下的維護、修理;偽裝、保密、安全,數不清的困難,被地空飛彈兵用他們的智慧和意志一個一個克服了。功夫不負苦心人,9月9日,二營的官兵們在南昌首開紀錄,擊落第一架入侵的U-2,飛行員陳懷生重傷不治。

中國地空飛彈部隊首開紀錄後,世界為之震驚:中國年輕的地空飛彈部隊居然有這種能力?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一位外國記者突然詢問中國是如何擊落U-2飛機的。為避免泄密,當時的外交部長陳毅幽默地回應:「我們是用竹竿把敵機捅下來的。」

1963年3月28日,重新改裝後的U-2再次入侵大陸西北的我軍核試驗基地。當我軍打開跟蹤雷達時,U-2飛機卻迅速逃開,此時它已經換裝了可以發現並干擾我軍制導雷達的設備。

通過分析幾次戰鬥失利的教訓,我軍發現U-2通常是在地空飛彈制導雷達開天線20秒後才開始逃竄。這說明,U-2上的預警系統從接收到信號至開始實施機動一般要有20秒鐘的時間。

SA-2(S-75)防空飛彈

針對這一情況,地空飛彈部隊採取兩個辦法:一是壓縮開制導雷達天線的距離,即由規定的距目標75公里開天線壓縮至38公里開天線;二是快速完成射擊操作動作,即將原來開天線後需做的14個動作中的9個在開天線前做好,其餘5個動作力爭在開天線後幾秒鐘完成,保證開天線後迅速抓住目標,立即發射飛彈,使U-2飛機來不及機動逃脫。依靠這套「近快戰法」,1963年11月1日,我軍地空飛彈部隊在江西擊落了第二架U-2偵察機,生俘飛行員葉常棣。

說起被解放軍俘虜的U-2飛行員,他們的命運也很傳奇。您可以關注「迷彩虎」微信號,回復「U2」前往了解。

此後,依靠這套「近快戰法」,我軍地空飛彈部隊越戰越勇,1964年7月7日又擊落了第三架U-2,擊斃國民黨空軍「頭號王牌」李南屏;1965年1月10日擊落第四架U-2,生俘飛行員張立義。1967年9月8日,我軍地空飛彈部隊使用薩姆-2飛彈的國產型號「紅旗」飛彈。

從1968年起,國民黨空軍被迫停止派遣U-2高空偵察機進入大陸縱深活動。

1964年7月23日,毛主席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地空飛彈二營全體官兵,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成建制地接見營級單位。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曾經用「竹竿捅下」過當時世界最先進偵察機的部隊,已經換裝了我國自主研發的「紅旗-9」型地空飛彈,繼承了前輩的意志,撐起了當年的先輩用雙手打下的天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40244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