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第二款隱形戰鬥機殲-31的重要技術改進型號2.0版殲-31於近日成功首飛,中國自主研發的鈦合金機身材料技術在該型戰機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過優化配材技術,新型殲-31的飛行性能得到了全面提升。試飛活動的圓滿成功,也意味著這種新型隱身戰機的發展又完成了階段性的工作,未來或將開始進入正式生產環節。
資料圖:新型殲31首飛

殲-31的成功發展,也讓中國成為同時進行兩種第五代隱形戰鬥機發展工作的國家。目前,美國的隱身戰鬥機型主要包括F-22和F-35,而中國的隱身戰鬥機型則為殲-20和殲-31。相比較之下,俄羅斯的進度就比較落後了,現在俄羅斯只有一種T-50隱形戰鬥機正在研發,而且T-50目前仍然在進行試飛,雖然已經生產了多架原型機,但是到目前為止,俄羅斯仍然沒有給出T-50服役的具體時間。
資料圖:俄羅斯T50

事實上,俄羅斯也承認目前T-50的發展計劃出現了延後,因為按照正常的進度,T-50應該在2014年開始就陸續交付試用的樣機,並且在2016年就交付使用。但是蘇霍伊公司顯然無法按照原來的計劃完成任務,以至於T-50項目的資金參與方印度也不得不繼續等待這種先進戰鬥機的量產。
資料圖:T50仍然處於試飛階段

據俄羅斯專家介紹,目前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發展計劃已經落後於中國和美國,差距的拉大令T-50的性能特點也受到影響。因為如果T-50不儘快定型量產的話,它就無法在實際訓練中展示更多的技術數據,那麼俄羅斯對於這種先進戰鬥機的升級改造計劃也會相應延後。如果T-50輸在起跑線上的話,則以後中國的先進戰鬥機技術將遠遠領先於俄羅斯,而且這種差距還會進一步增大,因為俄羅斯的經濟並不理想,T-50不僅是俄羅斯的重要隱身機型,而且也是俄羅斯用於外銷盈利的重點技術產品,T-50延遲交付,會間接影響到俄羅斯其它戰鬥機技術的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40228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