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沒法瞞了!第二艘國際最高水準的國產航母已開工建造19個月了!外媒怎樣說!

韓英倫| 2017-01-19| 檢舉

最近,金一南將軍就說,第二艘國產航母早在2015年3月就在江南造船廠開工建造,而且該航母還是蒸氣彈射型。如果消息屬實,中國朝著大海軍時代又堅實地邁出關鍵一步。江南造船廠生產的第二艘航母被稱為002型,該航母幾乎全部是中國自主生產、自主設計,標示著中國軍用船隻生產技術出現歷史性的突破。

002號航母已建造了19個月,這意味著,中國在航母設計、建造和配套技術方面有了爆髮式成果。目前,中國第一艘國產001A航母已經基本完工。但是該航母只是一個試水的作品,是在遼寧艦的基礎上小幅改進。

曾有消息表示,中國在遼寧興城基地建造了用於模擬航母飛行甲板的陸上訓練場,還建造了多條蒸汽或電磁彈射器,甚至在不久前,網絡上還曝光了彈射版殲-15的試飛照片。這些都這都證明了中國軍方和軍工科研單位對航母配套技術和設備的投入是長時間、不惜代價的。

外媒猜測中國航母發展分為四步走的計劃。

第一步是利用從烏克蘭購買的「瓦良格」號航母,經過大規模改裝,恢復動力系統,加裝國產武器裝備和航母飛行設備,配備自行研製的艦載機,對該艦進行徹底摸底和測繪,摸透原始圖紙,掌握建造6萬噸級航母技術。該艦型號為001型,命名為遼寧艦,2005年開始續建,2012年9月正式服役。

第二步是在摸透遼寧艦的基礎上,自行設計建造第一艘國產航母,型號為001A型,該艦是遼寧號的改進型,排水量不變,艦上結構、武器裝備和各項設施更加合理,仍使用4台國產化的453型蒸汽輪機動力系統,使用滑躍起飛甲板,艦載機仍為殲-15戰鬥機,戰鬥力與遼寧號相當。該艦於2013年末開始建造,預計2017年初下水,2019年或2020年交付海軍服役。

第三步是在仿建的第一艘國產航母經驗基礎上,自行研製第一艘常規動力彈射起飛航母,型號為002型。由於這艘航母開工時,國產電磁彈射系統剛剛研製完成,來不及安裝到已經完成技術設計的002型航母上,所以該型航母將安裝蒸汽彈射器。

第四步是建造國產大型核動力航空母艦,這艘航母將以美國現役核動力航母為對標,安裝核動力和全電推進系統,配備電磁彈射器和第四代先進艦載機,整體戰鬥力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

二、其他媒體猜測

港媒分析認為,中國的第三艘航母可能裝備彈射器,而不是滑躍甲板。如果中國能在6.5萬噸級的航母上安裝彈射器和核動力,那麼這些航母的水平將與英法航母差不多。美國擁有10萬噸級的、採用彈射器的核動力航母。中國可能要到本世紀40年代,才能開始與美國勢均力敵,擁有7到11艘採用彈射器的10萬噸級核動力航母。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8月4日報道,中國網絡論壇上出現的一張照片顯示,位於中國湖北武漢的陸上航母模型正在進行改建。

英媒稱,這或許能夠反映出目前正在大連造船廠建造的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001A型與被稱為002型的下一艘自主建造的航母之間的變化。最顯著的變化是,滑躍式起飛部件已經從航母模型中拆除,這加劇了外界對於中國的第三艘航母將配備彈射器的猜想。

日本學者曾指出,到2016年2月,美國共有10艘服役的核航母,其中5艘在太平洋艦隊,兩艘在聖迭戈,兩艘在西雅圖郊外,一艘在日本神奈川縣的橫須賀。由於中國正式擁有航母,美國提出要增加一艘泊在海外港口的航母,用於對抗中國海軍,"但是這必將引起糾紛"。

三、中國航母建造能力不弱

外媒認為,大連造船廠是最早接觸到航母的國內造船企業。「遼寧」號航母的改裝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大連造船廠的技術實力以及建造經驗。因此,在建造第一艘國產航母時,大連造船廠的整個進度比較順利,沒有出現較大的延誤。

大船重工為我國國防和海軍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建國以來共建造了44個型號、820艘艦船,是我國水面艦船研製生產實力最強、為海軍建造艦船最多的船廠。共和國第一艘炮艇、第一艘飛彈潛艇、第一艘飛彈驅逐艦、第一艘油水補給船等都是由大船重工建造的,被譽為「中國海軍艦艇的搖籃」。

江南造船廠的技術實力也不可小覷,而且很早就開始為建造航母做準備。一方面,專門在長興島建設了具有超大船塢的新造船基地,另一方面,購入了起重能力最大可達1600噸、橫跨超過150米的超大型龍門吊。應該說,目前江南造船廠建造8-10萬噸核動力航母已經不成問題。而且,金一南提到第二艘國產航母配備了彈射器,如果是電磁彈射器,那麼該航母採用核動力的機率非常高。

改革開放以來,江南造船廠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她在高質量地完成國家下達的專項軍工任務的同時,率先跨出國門與世界接軌,始終在中國船舶出口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她建造的"江南巴拿馬"型系列散貨船,是中國第一個在國際租船市場上掛牌交易的國際著名品牌。她建造了中國第一艘液化氣(LPG)運輸船,並不斷推陳出新,在開發與研製水平方面雄居世界的前列。她開發建造的汽車滾裝船、快速貨櫃船、大型自卸船、跨海火車渡船等一大批高技術船舶,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成為中國造船業的標誌性產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40212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