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解放軍武器裝備發展日新月異,呈現出多頭並進、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其中,中國知名軍事專業都無不專業地表示,這是一種「小步快跑」的發展之道。
一開始,本文打字員這大笨腦殼並沒有明白「小步快跑」是嘛意思,被迫去搜索去學習去充電寶。原來,小步快跑後面不是光不出溜的一片,還跟著個「快速疊代」,也就是要「小步快跑、快速疊代」。在「小步快跑、快速疊代」理念支持下的軍工產品研發是「上線-反饋-修改-上線」這樣反覆更新內容的過程,形式非常適合網際網路產品或者移動端,通過收集數據或用戶反饋迅速知道改進的結果,用快速疊代的方式可以立即在部隊之間找到平衡點。
殲-15
另外,與「小步快跑、快速疊代」關係最密切的是敏捷管理。具體是故事牆+每日晨會+規劃遊戲+時間盒+產品演示+疊代總結+自運轉團體。在敏捷管理過程中,產品經理的角色扮演十分重要。在這個過程中,他要做到培養團隊的合作能力以及成員相互配合解決問題的成就感、信任感等。
圖註:以下全部是95步槍
同時,「小步快跑、快速疊代」的實施有一定前提:周圍環境在快速變化、產品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需求分析及相關測試,用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產品需要通過疊代的方式進行試錯,成本一般情況下在可疊代產品中都很低,並且可以快速的進行版本更新。
在「小步快跑、快速疊代」的道路上,解放軍海軍有遼寧艦到001A航母、052B、到052D驅逐艦,空軍有殲-10、殲-11、殲-16到殲-20,中國陸軍也有96、99、99A主戰坦克在小步快跑地發展。回想萬千,思緒百遍,卻發展唯獨解放軍的輕武器,一經定型,除了部分生產工藝微調之外很少變動。比如服役幾十年的56沖,最後改進到56-2也不過換個護木槍托,81則終其一生未有改進。
解放軍的最新突擊步槍95也是,它歷經近20年才研發升級出性能更強大的95-1,而且還沒有報道公布宣傳提振士氣。有人因此認為,20年的時間白駒過隙,cou地就過去了,或許都夠將一款第5代隱身艦載戰鬥機機從圖板變成原型機了。
的確,太平洋對岸的美軍尤其是美國陸軍,經常給AR換個槍托,或給M249換個護木,輕武器的改進提高一直未見停歇,91年之後AR-15一直在變,就像蔡依琳老師唱的七十二變那樣,反映了求變的理念。或許,解放軍的輕武器也要進行模塊化的設計,針對官兵訓練需求不斷改進思路,畢竟官兵平時接觸最多的武器之一,就是輕武器,基礎訓練、專業訓練、演練演習都要用呀。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