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在面對英國《泰晤士報》和德國《圖片報》採訪時語出驚人:「北約已經過時了」。
特朗普已經不是第一次對北約開炮了,他在去年四月曾直言「北約該解散了」。不過那時沒人相信特朗普會當上美國總統,而現在的他已經完成權力洗牌,上台在即。面對英德兩國的媒體,特朗普再次拋出「北約過時論」,這次美國是真的要和北約離婚了。
北約立馬慌了神,其秘書長斯德爾滕伯格「警告」特朗普說,現在西方國家面臨的安全挑戰是這一代人從未見過的。無論歐洲還是美國都不能「撇下對方單幹」——此誠乃危急存亡之秋也!
而美國中情局的局長布倫南,也在共和黨的官家媒體福克斯新聞上炮轟特朗普,說「他對於俄羅斯的力量一無所知」。
特朗普要和北約分手的原因很簡單,第一:北約「過時」了,北約是冷戰時候成立的組織,而現在冷戰結束好多年了;第二:北約的盟友們不怎麼交保護費,美國給北約大筆大筆的錢,其他人給北約小筆小筆的錢,商人出身的特朗普認為這樣美國很虧。
特朗普的經濟賬算的倒是很清楚,不過他的政治賬、軍事賬有沒有算清楚就很難說了。美國和北約鬧分手,整個歐洲的格局可能會被顛覆。
美國要和北約分手 普京樂開花
眾所周知,北約就是為了對抗蘇聯而建立的。北約作為一個軍事組織,地理上囊括了北美和西歐、軍事開支佔全球的70%、五常占其三,說是地球最強軍事力量毫不誇張。北約公約第五條規定成員國一旦受到攻擊,其他成員國不需要各自政府授權自動參戰。也就是說,打了北約中的任何一國,整個北約都對你宣戰。
不過蘇聯解體之後,北約的使命就從「對抗蘇聯/華約」變得模糊起來,成為一個地區性的軍事組織。北約曾經入侵了南斯拉夫、攻打了阿富汗並且介入了利比亞內戰,北約還組織過軍事力量打海盜。
進入21世紀,北約大舉向東擴張,把愛沙尼亞、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等7國納入北約版圖,隨後還準備在波蘭和捷克、也就是俄羅斯的家門口部署導彈防禦系統。不過俄羅斯在近些年來出手反制,和北約的關係達到了劍拔弩張的程度。
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爆發,正是俄羅斯與北約交鋒濺出的最大火花。當時烏克蘭眼看就要加入北約,沒想到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北約沒有加成,還失去了克里米亞。隨後俄羅斯又大舉出兵北約戰機飛來飛去的敘利亞。這下雙方局勢一發不可收拾,開始強力對峙。
北約這邊迅速向東歐增兵,在波羅的海和黑海搞大規模多層次軍演。以2016年5-6月為例,在這兩個月內北約在俄羅斯周邊舉行了三場軍演,其中一場軍演就持續了近一個月,而隨後北約又舉行了冷戰以來最大規模的軍演,還把不是北約國家的俄羅斯周邊的烏克蘭、喬治亞等國拉進來一起演習。
而俄羅斯這邊也不甘示弱,大秀核肌肉。把RS-28「薩爾馬特」這種據說一顆就能把法國從地圖上抹去的核武器拿出來亮相,還先後在立陶宛和波蘭之間的飛地加里寧格勒以及敘利亞部署了可以搭載核武器的導彈。
俄羅斯和北約近年來的關係十分緊張,雙方几十萬大軍、數千輛坦克就部署在邊境上,俄羅斯的戰略轟炸機還經常和北約的戰鬥機在空中「鬥法」。最近幾天俄羅斯又把S-400放空導彈部署到了克里米亞,而美國也在北約框架下增兵波蘭。
也就是說,自冷戰之後,北約重新遇到了自己的大對頭,也重新遇到了巨大的安全威脅。
正值雙方激烈交鋒的當口,北約老大美國快上台的總統卻說「北約過時了」!
特朗普時代的北約和歐洲
雖然特朗普沒有在此次採訪中提及到底要怎麼「處理」北約。不過從他參選以來一直念叨的北約議題來看,他念念不忘的,還是「錢」。特朗普表示,「很多北約國家並沒有支付他們應該支付的那部分費用,我覺得這對美國來說不公平……有5個國家交夠了錢。5個而已,真不多!」
北約目前由28個國家組成,除掉美國,還有22個國家繳費達不到特朗普的標準。而目前歐洲經濟普遍趨冷,難民、恐怖主義問題纏身,想要集體大幅度擴張軍費幾乎不可能。說白了,北約本來就是一個母雞帶小雞組織,很多小國加入北約一是要抱團、二是要抱大腿來增強自己的安保力量。現在最大的母雞一來抱怨雞窩過時、二來抱怨其他小雞保護費交不夠,這讓一眾小雞不由得慌了神。
拋棄可操作性層面,特朗普找北約算經濟賬,其實就是大大的降低了北約的重要程度。北約曾經是建立在意識形態上的軍事同盟,是西方國家的力量集合。歐巴馬曾經說過「正因為有了北約的力量和美國與北約的聯盟,我們才能繼續維繫大西洋兩岸的和平、安全和繁榮」。
事關和平、安全和繁榮的北約,到特朗普這裡就變成因錢多錢少而存廢的組織,即便北約其他成員國願意支付足夠的「保護費」,在特朗普治下美國和北約的關係也肯定遠不如從前。
對於北約的其他國家、其實就是對於大多歐洲國家來說,自冷戰以後形成的軍事和安全格局可能會被徹底顛覆。一方面東方的俄羅斯不斷向著歐洲方向秀肌肉;另一方面同樣具有共同防禦功能的歐盟卻在不斷的被削弱(英國脫歐及其後可能引發的一系列脫歐風潮);而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卻不再是一個絕對可以依靠的盟友。
歐洲的苦日子,恐怕還長著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