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一年量產到底能生產多少架?美國空軍不小心告訴了我們答案

日前,網上有消息說殲20戰鬥機已經生產出了第13架。如果消息屬實,那麼標誌著殲20進入了穩定的小批量試生產階段。而在一個月前,網上稱「殲20生產了11架,其中6架塗上機號」。由此推測,殲20的月產量可能在2架左右。如果按照海外媒體報道成飛開了殲20第三條生產線,那麼殲20的月產量可能會達到3架。

現代戰機的生產是受到諸多因素制約的,不是隨便想生產多少就生產多少。首先是戰術需求。需要綜合考慮一型戰機的具體技戰術性能、己方軍隊需要用它完成什麼樣的任務、潛在對手的戰機實力等等,然後才能大致確定採購數量。其次是資金,這個資金又受制于軍費和戰機的採購單價。軍費方面,任何國家軍隊每年的軍費都是有限的,其中很大一部分要用於支付人員費用、現役裝備的使用和維護、基地設施建設、訓練費用等,真正能用來採購新裝備的資金並不多,而且新裝備種類很多,不可能把所有採購新裝備的錢都拿來採購一款戰機。

所以,軍隊每年採購某一型戰機的數量就受到很大限制,特別是在遇到國家經濟增長速度慢或者不增長,導致軍費縮減的情況下,戰機的採購量將被迫縮減,並且最終導致戰機採購總數發生變化。戰機採購單價方面,考慮到生產中的不斷改變、零部件生產成本、工人工資以及通貨膨脹等諸多因素,戰機的採購單價會發生很大變化。例如美國F-35最初計劃的採購單價不超過6000萬美元,但後來一路飛漲到1億美元以上。軍費和戰機採購單價這兩項資金的波動疊加起來,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戰機的總產量。例如美國空軍的F-22戰鬥機就從最初計劃的295架減到了183架,F-35A則從最初計劃的1763架減到1200架。

再次是生產能力。現代戰鬥機的生產極其複雜,每條生產線的建設成本是很高的,所以每個生產廠家都不會開太多的生產線,因為一旦一型戰機生產完畢,生產線就要關閉,還需要花費大筆費用維護。每條生產線的生產能力也不是固定不變的,例如隨著工人技術水平的提升、生產工藝的改進,戰機的生產速度是會提速的。

此外,戰機的生產還要受到一個國家的戰略和周邊局勢變化、軍隊使用維護成本、戰機不同批次改進技術程度和改進費用變化、後續新戰機研發速度等因素影響。

就殲20戰鬥機而言,其生產總數同樣會受到上述這些因素的影響,到底會是多少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是從殲20的技術先進程度來看,其採購單價肯定不菲,所以其總產量不可能像殲10戰鬥機那樣大。而從中國所面臨的威脅來看,殲20又必須達到相當數量也足以應對。因此,通過綜合分析,大多數軍事專家認為殲20的總產量可能會在300架左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9943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