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電磁彈射器獲最新大突破 提前上航母意義不亞於兩彈一星

Alinna ...| 2017-01-15| 檢舉

據美國《海軍時報》網站日前報道,「福特」號航母將在今年3月進行新一輪海試。美國海軍新聞發言人圖拉亞·肯特(Thurraya Kent)上校表示,「福特」號航母目前已經是「99%完成狀態」。「福特」號預期造價是105億美元,原計劃在2015年9月完成建造。然而到目前「福特」號航母已經花了129億美元,交付時間推遲了1年多。造成預算超支和拖期的主要原因是「福特」號的許多技術都是全新的,至今仍有一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尤其是電磁彈射器、電磁阻攔系統和發電系統。

「福特」號是美國第一艘採用電磁彈射器的航母,雖然美國已經在電磁彈射器方面研究了多年,攻克了許多關鍵技術,並且在萊克赫斯特海軍航空站建了一條陸上電磁彈射裝置,用F/A-18E/F、F-35C戰鬥機進行了多次陸上彈射試驗,但是實際裝艦之後還是發現有很多問題。根據美國海軍2016年6月的一份報告,「福特」號上的電磁彈射器平均240次彈射就會出現嚴重故障,遠達不到設計要求的4000多次平均無故障間隔;先進的電磁阻攔系統的平均無故障間隔甚至只有20次。這麼低的可靠性顯然是無法勝任作戰任務需求的,美國海軍讓「福特」號繼續海試無可厚非。

既然「福特」號的電磁彈射器故障率這麼高、工作不穩定,為什麼中國現在還要在美國之後發展電磁彈射器,甚至也建了一條陸上電磁彈射裝置進行試驗。其實原因很簡單,電磁彈射器代表著航母彈射器的未來發展方向,比蒸汽彈射器具有明顯優勢。電磁彈射器以電磁力為動力源,不僅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能夠大大減少艦上占用空間,而且無需提前預熱,可以應付各種緊急情況;其彈射力量從初段到末段始終如一,可讓艦載機比蒸汽彈射器多載重8-15%;所需的維護工作量和操作人員則要比蒸汽彈射器減少30%;推力輸出可以精確控制,適合種類更多的艦載機,特別是未來的無人機上艦。

至於電磁彈射器現在故障率高的問題是新技術在發展過程中普遍會遇到的,一點也不奇怪。例如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研製的F110渦扇發動機在裝上F-15戰鬥機的初期也是故障頻頻,導致F-15不得不經常停飛檢查,被戲稱為「機場皇后」。然而,通用電氣針對F110暴露出的問題不斷進行改進,逐漸使其成熟起來,故障率非常之低,F-15也因此成為美軍出勤率和安全性最高的戰鬥機。

所以,我們不能因為電磁彈射器還處於發展初期階段暴露出一些技術問題就抹殺其先進性和廣闊的發展前景。中國也是像美國一樣看到了電磁彈射器的優勢,才下大力氣去發展,目前,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掌握電磁彈射技術的國家,並在遼寧建造了試驗彈射器,已經成功彈射了殲-15彈射型飛機,中國在電磁彈射器技術上已經獲得了巨大突破,其意義不亞於兩彈一星。

可以預料,中國在電磁彈射器的發展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但這都是前進中的煩惱,只要迎難而上,問題遲早都會得到解決的。假如遇到問題就退縮、懷疑先進裝備的發展前景,那麼將會導致我們與軍事強國的技術差距越拉越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987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