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海軍「遼寧」號航空母艦編隊昨日宣布完成訓練任務,返回基地,在這次「遼寧」艦首次遠航期間,中國海軍司令員吳勝利上將親自上艦指導,這引起了外媒的關注。美國《防務新聞》1月13日刊發文章,文章中回顧了現年71歲的吳勝利司令員2006年擔任中國海軍司令員以來,中國海軍的「戲劇性崛起」。
吳勝利司令員觀看殲-15戰鬥機著艦
《防務新聞》文章稱,現年71歲的吳勝利上將在2006年8月就職,在他的指揮下,中國海軍迎來了最具戲劇性的發展時期,並且已經崛起成為地區性的海權力量。在他領導下,中國海軍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服役,並且中國已經組織起了航母特混編隊,在這個星期這支編隊進行了一次展示性的巡航並通過了台灣海峽。
吳司令親自上艦視察指導遼寧艦遠航訓練
在吳勝利上將任內,有大量,並且數量不斷增長的新型和現代化艦艇加入艦隊,包括複雜的飛彈驅逐艦和護衛艦,多型常規和核動力潛艇、現代化的兩棲登陸艦、以及性能很強的補給艦。補給艦是中國海軍執行長期、遠海行動的關鍵性裝備,這已經取得了初步效果,從2008年8月開始,中國海軍派遣艦隊在亞丁灣執行反海盜行動。這些戰艦從那之後例行開始執行遠海巡航,包括在更遠的非洲附近海域、地中海、黑海、乃至波羅的海和美洲活動,包括對拉丁美洲進行訪問。
中國海軍的崛起得到了中國在南中國海和其他海區的「人工島建設戰役」的支持,這大大增強了中國領海主權宣稱的力度——在中國看來——這是保衛其「海上絲綢之路」,包括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的重要一步。
遼寧艦航母過台灣海峽,最早從10日晚就被台灣媒體開始炒作了,台軍宣稱,直到12日早上6時遼寧艦才駛出海峽。遼寧艦在海峽中花費如此「漫長」時間,讓很多網友開始猜測,遼寧艦是否在海峽中有小動作?
台灣方面為監測遼寧艦通過台灣海峽發布的第一則新聞稿是在10日晚,當時台媒稱,遼寧艦編隊10日晚9時沿「海峽中線」以西開始穿越台灣海峽,台灣「國防部」則說,編隊「尚未進入台灣海峽南部海域」。
遼寧艦編隊11日晨7時進入台灣西南海域防空識別區
11日早台「國防部」發新聞稿稱,遼寧艦編隊11日7時進入台灣的「西南防空識別區」,沿台灣海峽中線以西向北航行;
12日早,台「國防部」再發新聞稿,稱遼寧艦編隊於當天早上6時30分脫離台灣海峽北返。如此算來,遼寧艦穿越台灣海峽共計用時33.5小時,即便按照台軍的說法,也用了23.5小時。
此次遼寧艦航母編隊通過台灣海峽並沒有想像的那麼漫長
實際上,此次遼寧艦航母編隊通過台灣海峽並沒有想像的那麼漫長。10日台媒開始炒作時,遼寧艦距離台灣海峽其實仍很遠。
按照台灣方面11日公布的新聞通稿,遼寧艦編隊11日晨7時進入台灣西南海域防空識別區,從地圖上看,那裡距離真正的台灣海峽也有一定距離。
按照台灣給出時間和地點來計算,從11日7時進入台灣西南海域防空識別區到12日凌晨6時30分駛離台海,期間大致航行約500公里,耗時23.5小時,平均航速不到12節。
一般來說,水面戰鬥艦艇最大航速會在26節-30節左右。但是以最大航速航行的話油耗過多,一般來說通常保持在20節左右的經濟航速。
編隊航行還要根據當時的海況、海上漁船和商船的行駛情況而定
此外,編隊航行還要根據當時的海況、海上漁船和商船的行駛情況而定。總體來看,遼寧艦航母編隊通過的平均速度相對較低,但也是在合理範圍內。
有網友認為,遼寧艦可能在台灣海峽搞「小動作」,但是較低的航速恰恰說明,遼寧艦沒有搞什麼小動作。從這個平均航速來看,航母肯定沒有進行飛機起降訓練,因為艦載戰鬥機起降時航母必須要保持很高的航速以利於戰機起降。
此次遼寧艦航母編隊的台海之行勝似閒庭信步
可以說,此次遼寧艦航母編隊的台海之行勝似閒庭信步,並沒有急著去趕路,這也是給台灣一個仔細觀察,細心琢磨的機會。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