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由於殲20與運20的進展順利,以及將服役的消息,中國軍迷們興奮不已,也提高對他們的關注度,以前很熱門的殲10的關注度倒是降低了不少.殲20項目的快速進展,不僅沒有影響到殲10的發展,反而加快了速度,傳說中存在許久的殲10B才亮相沒多久,轉入批量生產型號;讓人沒有想到的,殲10C也接著亮相,原以為是試驗的樣機,但是之後的消息證明,它也開始量產了,折舊意味,殲10B剛生產沒多久就就停產了!

殲10B與殲10C的實際區別只有一個,那就是發動機,C型換裝為國產太行發動機,這也是殲10設計時原訂安裝的發動機,也就尺寸設計。太發動機自從定型以來,已達十個年頭,這期間它克服了很多的難關,不但可靠性越來越高,其性能穩步提升,如今的太行B發動機完成可以與殲10安裝的俄制發動機相比,未來則還會更好。完成換裝之後,不僅讓殲10成為完全國產化,因為發動機性能的提升,殲10C的性能也會進一步的提升。

當然了,俄式發動機的功勞也是不能抹殺的,畢竟因為殲10採用它,得到順利完成試飛,並進入量產,否則不會有今天超過300架的規模,它們對於中國空軍的意義已經不能用數字來估計了。除了在發動機方面,其它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主要上DSI進氣道技術,目前只有美國才掌握的一項技術,中國早已在出口的JF-17戰機成功,現在應用於殲10上,該技術除 進高進氣效果,還改善發動機工作條件外,也利於隱身。

如今這項技術已被各國廣泛的應用,我們研製的系統要比原蘇聯性能更好,這將為殲10戰鬥機在不用雷達的情況下,保持發現及攻擊目標的能力。經過一系列的改進之後,殲10C的性能比原型好太多了.現代戰爭是體系作戰,既便是裝備存在代差,也不可能相差如此之大,通常達到1:3的戰損比,已經是不容易了,現在我們升級改進,發展出殲10C,讓它性能大大的提高,戰損比將得到進一步改善,其實只要把其壓縮於1:3以內,那麼意義就非常大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