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三座航母基地為何建在這裡 三面環海拱衛京畿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日前報道,網際網路上出現的衛星圖像顯示,中國正在遼寧艦使用的碼頭附近建造第二個航母碼頭,也是中國海軍第三座航母基地。這個新碼頭位於青島以南約30海里處的一個海軍基地。有人稱,這個碼頭是為中國國產首艘航母而建,這艘航母在大連處於建造階段的後期。中國的前2艘航母共用一個基地並不奇怪,因為這2艘航母在設計上基本上相同的。

完整的海軍艦艇基地,不但要在自然條件方面不受極端氣候或惡劣海況影響,更要有利於上述各項戰鬥力整備。假如艦艇返港後,陸上設施不能滿足其整備需求,光是停泊港內,僅依賴單純再補給作業,絕對無法重整戰鬥力。但岸上各種維修與訓練支援體系,不僅是要建設其硬體設施,更要有優質技術職工,以及負責教育訓練的專業人員。

適合航母駐泊的基地條件十分嚴格,但這些條件絕非無理要求,都是基於現實考慮。首先自然是航母本身所靠泊的碼頭,以及碼頭各項供氣、供電、供水、加油與通信管線及設施。根據擁有航母的海軍的慣例,通常這類碼頭都會架設弔掛重物的機械,再加上沿著碼頭運行的軌道,以便協助弔掛補給品與機械組件維修作業。當然在碼頭周邊,還會架設固定式導標,或者是雷達與光學號標,協助航母靠泊碼頭時校準自身各項儀器。其次就是航母戰鬥群相同序列下的其他艦艇,以及不在相同編隊下,但負責提供經常性海上補給作業的綜合補給艦,通常都會靠泊在相同基地。儘管這類艦艇的靠泊碼頭通常會與航母碼頭類似,但規模未見得要像航母碼頭那般寬大。

各國海軍之所以會儘量安排整個航母戰鬥群駐泊一地,不光是從行政管理與後勤保障整體考慮,更是考慮到實際兵力派遣上,免得讓艦艇兵力海上會合,或讓航母在無護航狀態貿然出海,在基地周邊海域招致受到敵方兵力突襲。

再次是在艦艇基地周邊必須有海軍航空兵的機場作為配套設施,這是航母兵力基地最重要的特性。通常航母進港靠泊前,都會讓戰機離艦轉場至陸上基地,以便艦載機部隊得以配合整備日程,進行深度維修整備,或是藉機演練特定課目重整戰鬥力。所以航母本身所靠泊的艦艇基地,必須與海軍航空兵機場相互結合,不僅在地理距離上不能太遠,以便整訓期間協調控制,更重要的是在進港前以及出港後,能在沿岸海域執行艦載機起降與回收作業,而且不會影響到相關民航航線或沿海機場的下降航線。從這兩點可以清楚判斷出航母戰鬥群基地一般會選在何處。

最後就是維修場所與教育培訓能力,加上基地警衛、海空防護以及家屬宿舍。總而言之,海軍航母戰鬥群基地必須滿足多項需求,就地方而言,也需具備經濟消費與創造就業機會的能力,因此建設航母基地,不僅要從軍事上觀察,更要考慮整個地區經濟、社會、工業與地理條件,能否作為發展海軍艦艇基地及建設航空兵機場的有利條件。

有專家分析,中國海軍之所以選擇在大珠山海域建設航母基地,是因為這裡能夠同時滿足航母基地的各項標準。一方面,青島的地理位置既面朝主要戰略方向又不過於偏向外海,既能便於和保證航母執行遠海任務,又能拱衛京畿戰略重心。膠南市東南部海濱的大珠山鎮地勢西南高,東北低,三面環海,呈半島狀。大珠山重巒迭嶂,雄居中部,主峰大寨頂海拔486.3米,帽子蜂、崆峒寨、牛心山等山峰聳峙主峰周圍,為海域形成了天然屏障。

大珠山鎮所屬的小口子原本就是天然良港,擴建為供航母停靠的深水港相對容易。另一方面,小口子軍港距離青島很近,乘車經膠州灣跨海大橋到達青島市中心僅半小時左右。而青島是中國海軍北海艦隊的主要基地,經過長期建設和經營,軍事基礎良好,保障設施完備。還有一點,青島是遠東地區著名港口所在地,交通發達,生活便利,能夠充分滿足航母基地所需的保障和生活條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9664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