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曾被稱為「戰爭之神」,即使在當今遠程作戰和打擊為主的現代戰爭中火炮仍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常規戰爭中,如果沒有射程遠、威力大的炮火支援,贏得戰爭的主動權就無從談起,為此世界各軍事強國都爭相投入大量經費用於研發高性能火炮。然而決定火炮威力與射程的一項重要因素在於它使用的含能材料的性能,也就是火炸藥。
軍事專家谷火平介紹,為了提高火炮射程,世界各國通常的做法是採用延伸炮管長度和增大火炮工作壓力(膛壓)兩種技術手段。然而,延長炮管長度就降低了火炮的機動性,增大膛壓就要增加炮膛壁的厚度,否則會發生炸膛事故。歐美強國曾經耗費巨資、歷時多年進行模塊裝藥研究,但是還是無法突破技術「瓶頸」,但是這個難題被一名中國專家給突破了。
這位中國專家就是82歲的王澤山,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62年來,這位火炸藥專家一直致力於提升火炸藥性能。2017年1月8日,在北京召開的2016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王澤山院士獲得2016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成為摘得國家最高科技大獎桂冠的「三冠王」。此前,王澤山院士曾於1993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於1996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時隔20年,王澤山再次登上領獎台。
軍事專家谷火平指出,早已過了退休年齡的王澤山耗時20年,利用自己另闢蹊徑創立的裝藥新技術和彈道理論,終於研發出了具有普遍適用性的全等式模塊裝藥技術。這項技術在不改變火炮總體結構的基礎上,在不增加膛壓的前提下,通過有效提高火藥能量的利用效率來提升火炮的射程。通過實際驗證,中國火炮在應用王澤山院士的技術發明後,其射程能夠提高20%以上,或最大發射過載有效降低25%以上。此外,應用此項技術不僅使彈道性能全面超過其他國家的同類火炮,還降低了火炸藥的火焰、煙以及毒氣對操作員和環境造成的影響。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9652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