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末對於解放軍來說從來不是刀槍入庫的休假好時光,相反每逢重大節日,中國軍隊經常提高戰備警戒等級,以守衛國家安寧。與往年不同的是,2017年的訓練戰備格外繁忙。
1月9日下午,中國1架運-8預警機、1架運-9電戰機和6架轟-6轟炸機,飛越日本海,迎接穿越津輕海峽訪問歸來的兩艘054A護衛艦。
日本大批F-15J從多個基地緊急升空,罕見出動了最先進的E-767空中預警機。中日之間圍繞進出島鏈進行的穿越與偵查互動近年來屢見不鮮,但不同以往的是,韓國十餘架戰機也加入對中方艦機的警戒行動中。
狹窄的對馬海峽和黃海海域中日韓三國防空識別區的交叉重疊,使中國首次以一敵二,同時應對日韓兩國。
以此同時,中國海軍遼寧艦航母編隊也在南面創造了一個首次,即首次以大型海空作戰力量編組通過台灣海峽。
1月10日晚,遼寧艦及護航艦艇由台灣海峽北上,航路維持在「中線」以西,向北返回青島母港。
熟知五次「台海危機」歷史的人,對台灣海峽的政治意義恐怕都不陌生,為避免擦槍走火和軍事刺激,兩岸以中線為界,極力避免越界舉動。
不誇張地說,台灣海峽是兩岸能否和平相處的試金石,也是禁止他國武裝進入的政治「禁區」。
解放軍南北開弓,在2017年初以實際行動傳遞了極其不尋常的信號。在東北亞,越來越自信地進出第一島鏈,遠洋訓練常態化,使第一島鏈成為難堪大用的過氣廢鏈,同時以軍事力量配合外交活動,先禮後兵就薩德問題對韓施壓。
這種硬朗行事風格的轉變,使日韓兩國如臨大敵。在台灣問題上,隨著台灣政治格局的變化,大陸全方位開動對台施壓攻勢,從外交到經濟再到軍事,體現出解決統一問題的魄力和從功能合作到軍事鬥爭準備的方式換擋。
中國軍隊一系列不同尋常的強硬行動,在網際網路上贏得了壓倒性的讚譽。軍事手段在維護和實現國家利益上的比重越來越高,民眾的愛國情緒隨之高漲。
不可否認的是,軍事與外交通常是不分彼此的優秀拍檔,多樣化的靈活手段也是國家對外行為的應有之義。
然而,儘管有複雜難解的朝鮮核問題和薩德問題,但東北亞整體形勢仍然穩定大於衝突,經濟政治合作大於安全威脅。
作為對地區事務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中國一舉一動其意味遠大於韓國、日本的同等行為之影響。
解放軍在日本海和黃海以一敵二,應避免上世紀60年代「兩支拳頭打人」的境遇。冷戰初期,美國奉行對華敵視、孤立和封鎖的戰爭政策,加上中蘇全面交惡,才有了這一段特殊的政治時代。
客觀而言,兩支拳頭打人是新中國成立後國際環境最為惡劣,國家安全也最為危險的階段。
而目前,日韓兩國顯然無法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相提並論,但在狹小的東北亞,中日韓同時交惡得利最大的還是美國。
有必要提醒的是,中國在處理對日、對韓關係上,美國因素不可忽略。而中國與日、韓關係密切之時,中美關係也相對較好,反之亦然。
在中國壯大和崛起的過程中,要避免一個陷阱。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隨著歐巴馬和特朗普權力交接,俄羅斯正在發生變化——那個人們印象中強硬、睚眥必報的俄羅斯,正在漸漸韜光養晦,避免與美國硬碰。
這樣一來,在美極強、俄較弱、中較強的三極中,將中國推向了前台。因此,中國千萬要避免在兩個方向上同時用力。
隨著解放軍現代化的數十年積累,20年前那樣的軍艦、客貨輪、漁船千帆渡海的畫面將不會再上演,台灣海峽在軍事上也越來越難以作為天塹阻擋大陸軍事力量。
海軍艦艇編隊向來在通過台灣海峽時儘量避免刺激對岸,並非膽小怕事,而是和平時期無此必要。戰時,遼闊的台灣東岸則遠勝於西岸的台灣海峽,是航母作戰的優良戰場。
在兩岸目前政治氛圍趨緊的背景下,遼寧艦航母編隊首次通過海峽,政治意義大于軍事意義。即以泰山壓頂之勢將大陸決心傳遞於普通台灣民眾,直指台灣官方自我陶醉式的自欺欺人宣傳,讓台灣民眾做出理性選擇。
軍事手段通常是政治手段失效後的補充,也是解決爭端的最後方式。我們在為解放軍自信強勢歡呼時,不應喪失理性。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一項網際網路調查顯示,「82.6%的中國青年贊同槍殺婦孺和戰俘」,參與調查者多認同戰爭就是殺戕,婦孺皆是後患等觀點,令人不寒而慄。
雖然,這項調查權威性有待考察,但動用武力維護國家主權不等於隨意挑起事端,惡化國家環境,以戰爭解決複雜問題更不等於突破底線將國際法與人之理性棄之不顧。中美俄三角關係的戲劇化轉變,值得中國深入思考。
昨天,一群中國轟炸機去了日本海
韓稱十多架中國軍機飛越蘇岩礁 出動十架戰機應對
好!大好!好極了!中國龐大的轟炸機群東出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驚慌的日本人,大量軍機自那霸,浜松,小松、築城、新田原、百里基地升空,惶惶之情纖毫必現。啞聲的美國人,從9日下午1點到10日中午1點,24小時過去,還沒從網上看到美國有什麼聲音。
看呆的韓國人,嘟噥著「中國飛機是從俺家門口飛過的,俺跟著看熱鬧」。朝鮮人手搭涼棚遙望,知道了強大靠的是實力,而不是聲嘶力竭的吶喊。俄國人看的心中偷著樂,中國在東亞有大動作,自可減輕自己來自歐美的壓力,增加自身在國際舞台的分量。
這是中國軍隊繼2017年開年第一天,遼寧號航母東出宮古海峽,遨遊西太,巡航台東,穿越巴士海峽到南海海域進行新一輪實戰課題訓練後的又一重大軍事行動。
一段時間以來,小日本圍繞中國腳下的洗澡盆---中國南海上躥下跳,大做文章,大攪渾水,中國良言相勸不聽,正言警告不聽,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今天中國就要在日本頭頂上的水罐子-----日本海也照此辦理,也要走上幾趟。
南海有九段線,小日本只敢在九段線外咋咋呼呼,作點小動作,小手敢伸進九段線內,中國就敢剁其手,碎而喂魚。
日本海日本有三海里,中國不僅敢把腳踩進去攪水玩,不僅敢而且做,今天又來了,這是繼去年8月,中國艦機進入日本海迎接中國參加美國環太軍演返回艦隊的行動後,再一次的前出日本海迎接外出返回艦隊常規常態動作,只是這次陣仗有點大。
一次出動8架大型機群,其中一架電戰機,一架預警機,六架轟6k,這是一個大規模的戰役編隊具有相當強大戰鬥力,用一些專家的話說「不是第一次也是非常罕見的一次。」
這麼大的陣仗去迎接一個返航的艦艇編隊,有幾個因素可以綜合考慮:一是正常的年度訓練計劃,借迎接返航艦隊之季,東出對馬,北上到日本海練兵。
二是我前幾天穿過輕津海峽的艦艇編隊在日本海遭到敵對勢力的惡意挑釁,危及艦隊安全,我轟炸機群前出迎接。三是二者兼而有之,本有訓練計劃,但不一定有這麼大機群,因我返航艦隊受到惡意挑釁而增大的機群編隊,而這一種可能性較大。
四是我國產航母呼之欲出,正式露面列裝已進入倒計時;遼寧號航母已經進入常態化訓練階段,東進太平洋巡航訓練不能老走南部航線,北部航線也要探索,出對馬,走日本海,進出太平洋是一條必走之路,此時艦艇編隊和大機群進出正是題中之意。
五是目前俄艦隊正在菲律賓訪問,不排除返回時,從南海友好無害的通過,甚至和中國軍艦搞一些友好聯誼活動,而我大機群進出日本海,則能給人一種中俄在一島鏈聯動的戰略聯動的感覺。
六是當下遼寧號航母正在南海訓練,返回青島基地的航線,世人猜測紛紛,是走台灣海峽,還是從宮古海峽原路返回,目前多猜測是這兩條航線,有無第三條航線可選呢?
從南海穿巴士海峽,進入西太北上,再過輕津海峽--日本海---對馬海峽,返回青島基地,也可以是一個選項。七是我預警機和電子機批量列裝時間較短,還缺少經驗,也缺少更豐富的對手的電子資料和信息。
此一次大機群出動,牽動東北亞美日俄韓朝五大利益攸關方,任何一家對中國的大機群行動都不會無動於衷,日韓飛機起飛,美俄朝的防空預警系統也不會閒著,這一趟中國對幾方的電子資訊的收集,定會大有斬獲。
2017---開年不到10天,「呯啪」兩聲,中國就在日本的南北兩頭放了個雙響炮,新年喜慶,開年大吉。這也預示著2017年將是中國正式拉開「向海洋進軍」大幕的一年。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